[发明专利]一种程序运行时的监测点优化部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9663.9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5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罗怡桂;刘岩;顾文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程序运行时的监测点优化部署方法,包括步骤S1将被监测执行的程序代码用层次结构模型表示;步骤S2读取模块信息,设一个监测点部署方案作为初始解;步骤S3构造评价监测点的目标函数E(M),并计算初始解的目标函数值并保存步骤S4读取模块信息、初始解及目标函数值,进行模拟退火算法,得到一个优化的监测点部署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过程简单灵活、实用性强、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程序运行时的监测点部署不合理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程序 运行 监测 优化 部署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程序运行时的监测点优化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将被监测的程序代码用层次结构模型表示,即划分为不同模块,包括1个顶层模块m0和多个子模块m,获得树状结构有向层次图,树状结构作为模块信息进行保存;步骤S2:读取模块信息,设一个监测点部署方案作为初始解,记录要固定监测的模块;步骤S3:构造评价监测点的目标函数E(M),并计算初始解的目标函数值并保存:E(M)=G(m0)*Σc(mx)/(1+∑r(mx)),mx∈M (1)其中,mx是模块集M中的第x个子模块,c(mx)是子模块mx的监测开销,r(mx)是子模块mx的监测冗余度,G(m0)‑1=p(m0),G(m0)是顶层模块m0的监测粒度,p(m0)表示的是在当前观测策略下顶层模块m0被分成多少部分;步骤S4:读取模块信息、初始解及目标函数值,进行模拟退火算法,得到一个优化的监测点部署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3966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态路由派生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温度监控系统及温度监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