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奥氏体不锈钢连续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1954.7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4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毕宗岳;李鸿斌;余晗;张晓峰;鲜林云;汪海涛;赵俊;张国超;晁利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02 | 分类号: | F16L9/0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2100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连续管及其制造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数,其成分如下:C≤0.03%;Mn5‑10%;Cr13‑19%;Ni1.5‑3.0%;N0.15‑0.5%;P≤0.04%;S≤0.01%,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精炼、控扎、酸洗等工艺制备出连续管用板材,采用排辊成型及高频感应焊(HFW)技术进行制管,并通过后续的热处理制造出奥氏体不锈钢连续管。本发明的奥氏体不锈钢连续管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较好,适用于长期与湿CO2直接接触的环境,可用于四川、塔里木等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油气井下服役,耐腐蚀性能比普通的低碳微合金钢连续管提高3倍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奥氏体 不锈钢 连续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奥氏体不锈钢连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1)制备奥氏体不锈钢卷板;其成分如下:C≤0.03%;Mn 5‑10%;Cr 13‑19%;Ni 1.5‑3.0%;N 0.15‑0.5%;P≤0.04%;S≤0.01%,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步骤(1):将铁水作为主原料,经过顶底复合吹转炉与氩氧脱碳以及钢包精炼炉精炼,浇注成连铸坯,采用连铸技术应用电磁搅拌控制铸成20‑60mm厚度的板坯,重新加热至约1100℃,采用热钢带轧机通过热机械控制工艺轧成2.4‑6.35mm厚度的热轧板,形成奥氏体不锈钢卷板,最后经过酸洗、检测后,经张力卷曲机卷曲成卷板;(2)奥氏体不锈钢卷板接长焊接;所述步骤(2):将制备好的不锈钢卷板按照连续管规格要求,通过纵剪机组剪成80‑300mm的钢带;钢带接长采用45°斜焊对接的工艺,在对接时将前后两条钢带的端头加工成45°后进行拼接,焊接工艺采用搅拌摩擦焊或等离子填丝焊;焊后对焊缝进行加热碾压处理后,对整个接头进行固溶处理;(3)奥氏体不锈钢连续管成型焊接;所述步骤(3):钢带板边采用铣边工艺,精确控制带钢宽度和板边垂直度;采用排辊成型工艺控制钢带成型;不锈钢管坯焊接采用高频感应焊接、等离子焊接或者激光焊接;焊接全过程采用纯度≥99.7%的氮气作为保护气体,在连续气体保护下进行焊接;调整电源频率、输入功率、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参数及焊接压力;控制焊缝的挤压量在1.0‑2.5mm,开口角θ控制在4‑8°,焊接速度为15‑25m/min,焊接成管径为Φ25.4‑Φ88.9mm,壁厚为2.4‑6.35mm的直缝不锈钢钢管;(4)成型焊接后热处理;所述奥氏体不锈钢连续管是管径是直缝不锈钢钢管,其屈服强度483‑758MPa,抗拉强度达到552‑793MPa,延伸率≥30%,外径范围为Φ25.4‑Φ88.9mm,壁厚范围为2.4‑6.35mm,长度范围为1000‑4000m;所述步骤(4):焊后通过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将焊缝迅速加热到1050‑1150℃,全过程采用纯度≥99.7%的氮气进行连续气体保护,随后控制水冷温度,使焊缝温度在350‑400℃进行水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8195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