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机架四辊平整兼二次冷轧机组辊系配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2437.3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9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计江;赵团民;尤磊;徐利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3/06 | 分类号: | B21B13/06;B21B1/2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冶金机械及自动化、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双机架四辊平整兼二次冷轧机组辊系配置方法,综合考虑平整产品和二次冷轧产品各自特点对辊系的配置要求,提出在双机架四辊平整兼二次冷轧机组中1号机架采用二次冷轧功能所要求的大压下量的小直径工作辊辊系,2号机架采用平整功能所要求的优良板形的大直径工作辊辊系,并考虑机组设备的互换性,1号机架辊系和2号机架辊系共用相同规格的支承辊辊系,1号机架和2号机架采用相同的工作辊轴承座组件。本发明解决了双机架四辊平整兼二次冷轧机组既要保证平整产品良好的板形,又要确保薄规格二次冷轧产品的稳定轧制之间的矛盾,现场实际运行平稳可靠,取得显著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机 架四辊 平整 二次 冷轧 机组 配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双机架四辊平整兼二次冷轧机组辊系配置方法,包括1号机架小直径工作辊辊系和2号机架大直径工作辊辊系,1号机架小直径工作辊辊系包括:1号机架上支撑辊操作侧轴承座(101);1号机架支撑辊(102);1号机架上支撑辊传动侧轴承座(103);1号机架上工作辊操作侧轴承座(104);1号机架工作辊(105);1号机架上工作辊传动侧轴承座(106);1号机架下工作辊操作侧轴承座(107);1号机架下工作辊传动侧轴承座(108);1号架机下支撑辊操作侧轴承座(109);1号架机下支撑辊传动侧轴承座(110);所述1号机架支撑辊(10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1号机架小直径工作辊辊系的上端和下端,在该两个1号机架支撑辊(102)之间沿竖直方向设有相同的两个1号机架工作辊(105);2号机架大直径工作辊辊系包括:2号机架上支撑辊操作侧轴承座件(201);2号机架支撑辊(202);2号机架上支撑辊传动侧轴承座件(203);2号机架上工作辊操作侧轴承座件(204);2号机架工作辊(205);2号机架上工作辊传动侧轴承座件(206);2号机架下工作辊操作侧轴承座件(207);2号机架下工作辊传动侧轴承座件(208);2号机架下支撑辊操作侧轴承座件(209);2号机架下支撑辊传动侧轴承座件(210);所述2号机架支撑辊(20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2号机架大直径工作辊辊系的上端和下端,在该两个2号机架支撑辊(202)之间沿竖直方向设有相同的两个2号机架工作辊(205);1号机架小直径工作辊辊系设置在2号机架大直径工作辊辊系的左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方法具体指在双机架四辊平整兼二次冷轧机组中1号机架与2号机架辊系的组合与参数配置;1号机架采用二次冷轧功能所要求的大压下量的小直径工作辊辊系,2号机架采用平整功能所要求的优良板形的大直径工作辊辊系;考虑机组设备的互换性,1号机架辊系和2号机架辊系共用相同规格的支承辊装置,1号机架和2号机架采用相同规格的工作辊轴承座件;确定1号机架工作辊辊面宽度LW1、1号机架支撑辊辊面宽度LB1、1号机架工作辊辊径DW1、1号机架支撑辊辊径DB1和2号机架工作辊辊面宽度LW2、2号机架支撑辊辊面宽度LB2、2号机架工作辊辊径DW2、2号机架支撑辊辊径DB2的配置方法如下:以最大可轧带钢宽度LMax=1050mm和最薄可轧带钢厚度HMin=0.16mm,确定1号机架工作辊辊面宽度LW1、1号机架支撑辊辊面宽度LB1、1号机架工作辊辊径DW1、1号机架支撑辊辊径DB1和2号机架工作辊辊面宽度LW2、2号机架支撑辊辊面宽度LB2、2号机架工作辊辊径DW2、2号机架支撑辊辊径DB2,前述辊系配置参数可描述为:1号机架工作辊辊面宽度LW1=LMax+(100~200)mm;1号机架支撑辊辊面宽度LB1=LW1‑(50~150)mm;1号机架工作辊辊径DW1=HMin×(2250~2500)mm;1号机架支撑辊辊径DB1=DW1×(1.8~2.4)mm;2号机架工作辊辊面宽度LW2=LW1;2号机架支撑辊辊面宽度LB2=LB1;2号机架工作辊辊径DW2=DW1×(1.3~1.5)mm;2号机架支撑辊辊径DB2=DB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7243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PS并机电流采样转换控制系统
- 下一篇:太阳能市电自适应互补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