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形卷口微型铝瓶的成型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81242.8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7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蒋小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将佳气雾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1/18 | 分类号: | B21D51/18;B65D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何葆芳 |
地址: | 2016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卷口微型铝瓶的成型工艺,所述的成型工艺包括一道缩径、二道扩径、六道缩颈、二道缩口及二道翻边步骤。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成型工艺可实现由普通铝瓶60%的缩口率扩展到40%的高缩口率异形卷口微型铝瓶的批量生产,且得到的成品合格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可实现全自动规模化生产,填补了本领域的技术空白,不仅可实现对微型玻璃瓶的包装替代,而且还可实现作为宣传品、纪念品、挂饰品的应用,尤其还可实现回收循环利用,满足了铝瓶在工艺品、收藏品和液体保健品及饮料的小容量包装领域的多种应用需求,具有显著性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微型 成型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异形卷口微型铝瓶的成型工艺,所述的异形卷口微型铝瓶是指瓶身高度为40~80毫米、瓶口内径为6~10毫米、卷边宽度为2毫米、瓶底内径为18~24毫米、壁厚为0.2~0.4毫米,瓶口为卷边结构,瓶颈呈向内收缩结构,瓶身由平滑过渡的外凸弧形与平滑过渡的外凹弧形形成的瓶身Ⅰ部、呈圆柱体形状的瓶身Ⅱ部及连接瓶身Ⅰ部和瓶身Ⅱ部的自下至上呈向内收缩结构的过渡部组成的微型铝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顺序步骤:A)利用缩径模具对圆柱状铝瓶胚体进行向内收缩处理,所述缩径模具由缩径凹模和缩径模芯棒组成,所述缩径模芯棒固设在缩径凹模的内腔内,且缩径模芯棒与缩径凹模内腔的间隙与铝瓶胚体的壁厚相适配,及缩径模芯棒和缩径凹模的高度为铝瓶胚体的口部至呈圆柱体形状的瓶身Ⅱ部的顶部的高度;B)利用二道扩径模具对缩径后的铝瓶胚体进行向外渐进扩径,经两次扩径使铝瓶胚体过渡部以上部位的内径达到呈圆柱体形状的瓶身Ⅱ部的外径,二道扩径模具的形状与缩径模芯棒的形状相同,二道扩径模具的高度为铝瓶胚体的口部至过渡部顶部的高度,且第二道扩径模具的外径大于第一道扩径模具的外径;C)利用六道缩颈模具对扩径后的铝瓶胚体进行向内渐进收缩处理,六道缩颈模具均由缩颈凹模和缩颈模芯棒组成,缩颈模芯棒均固设在缩颈凹模的内腔内,缩颈模芯棒与缩颈凹模内腔的间隙均与对应阶段的铝瓶胚体的壁厚相适配,缩径模芯棒和缩径凹模的高度均为铝瓶胚体的口部至内径等于瓶身Ⅱ部外径处的高度;且六道缩颈凹模内腔的内径与六道缩颈模芯棒的外径均呈递减变化;D)利用二道缩口模具对缩颈后的铝瓶胚体进行向内收缩处理,经两次缩口使铝瓶胚体颈部以上的内径达到成品所需的瓶口内径;所述缩口模具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且第二道缩口模具的等腰梯形截面的上底长等于成品所需的瓶口外径,二道缩口模具的等腰梯形截面的下底长相等;E)利用二道翻边模具对缩口后的铝瓶胚体进行翻边处理,使形成卷边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将佳气雾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将佳气雾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8124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载端口、EFEM
- 下一篇:具有压力平衡的流量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