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过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3744.6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6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高麟;汪涛;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借助待过滤气体对滤芯表面进行气流剪切清灰的气体过滤系统,包括第一气体过滤装置和第二气体过滤装置,第一气体过滤装置包括带有第一进气口、第一排气口以及第一排灰口的第一外壳和安装在第一外壳内的第一滤芯,第二气体过滤装置包括带有第二进气口、第二排气口及第二排灰口的第二外壳和安装在第二外壳内的第二滤芯,第一滤芯设置有进气端和排气端,进气端与第一进气口导通,排气端与第一排灰口导通,第二滤芯设置有进气端和排气端,进气端与第二进气口导通,排气端与第二排灰口导通,第一排灰口连接第一排灰阀,第一排灰阀的下方设有第一灰罐,第二排灰口连接第二排灰阀,第二排灰阀的下方设有第二灰罐。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过滤 系统 | ||
【主权项】:
气体过滤系统,包括第一气体过滤装置(100),第一气体过滤装置(100)包括带有第一进气口(111)、第一排气口(112)以及第一排灰口(113)的第一外壳(110)和安装在第一外壳(110)内的第一滤芯(120),所述第一进气口(111)与安装在原气输入管(200)上的第一原气输入阀(K1)连接,第一排气口(112)与安装在净气输出管(300)上的第一净气输出阀(K2)连接,第一排灰口(113)连接第一排灰阀(K3),第一排灰阀(K3)的下方设有与第一排灰阀(K3)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灰罐(400),其特征在于:气体过滤系统还包括第二气体过滤装置(500),第二气体过滤装置(500)包括带有第二进气口(511)、第二排气口(512)及第二排灰口(513)的第二外壳(510)和安装在第二外壳(510)内的第二滤芯(520),第二进气口(511)分别与安装在原气输入管(200)上的第二原气输入阀(K6)及通往第一灰罐(400)的第一排气管(610)相连,第二排气口(512)与安装在净气输出管(300)上的第二净气输出阀(K5)连接,第二排灰口(513)连接第二排灰阀(K4),第二排灰阀(K4)的下方设有与第二排灰阀(K4)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灰罐(800),第二灰罐(800)与通往第一进气口(111)的第二排气管(620)相连,第一排气管(610)和第二排气管(620)上分别设有第一控制阀(K7)和第二控制阀(K8);所述第一滤芯(120)设置有进气端(121)和排气端(122),进气端(121)与第一进气口(111)导通,排气端(122)与第一排灰口(133)导通,进气端(121)与排气端(122)之间为过滤通道(123),过滤通道(123)与第一外壳(110)之间具有由第一滤芯(120)分隔形成的净气腔体(124),所述第一排气口(112)与该净气腔体(124)导通;所述第二滤芯(520)设置有进气端(521)和排气端(522),进气端(521)与第二进气口(511)导通,排气端(522)与第二排灰口(513)导通,进气端(521)与排气端(522)之间为过滤通道(523),过滤通道(523)与第二外壳(510)之间具有由第二滤芯(520)分隔形成的净气腔体(524),所述第二排气口(512)与该净气腔体(524)导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7374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炉发热管的隔热装置
- 下一篇:充气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