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湖滨带挖塘堆岛基底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4043.5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4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刘梅;王开有;孔德平;卿晓燕;周虹霞;王旭东;范亦农;李乔光;余艳红;叶秋涵;赵琳娜;张超;李杰;杨周明;董剑;吴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B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谢嘉 |
地址: | 650034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湖滨带挖塘堆岛基底修复方法。通过在基底修复区挖塘和堆岛,在湿地污水入口区设置多个串联的泥沙沉淀塘,在湿地中部通过蛇形通道设置多个连通的植物氧化塘,在湿地出水区设置多个植物景观塘,在塘库系统中将原有鱼塘群的塘埂弃土及塘底湖泥堆成星罗棋布的、有缓坡浅滩的多个岛屿,使原本由相互封闭独立的鱼塘构成的鱼塘群小规模塘库系统,变成类似于“多岛湖”的塘岛结合的大规模相互连通的塘库湖湾水网系统。与现有同类技术相比,方法更为简便,投资省,技术应用产生的生态、环保、景观和经济效益显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湖滨 带挖塘堆岛 基底 修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湖滨带挖塘堆岛基底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湖滨带基底修复区平面设计和高程设计要求,通过在基底修复区挖塘和堆岛,在湿地污水入口区设置多个串联的泥沙沉淀塘,在湿地中部通过蛇形通道设置多个连通的植物氧化塘,在湿地出水区设置多个植物景观塘,在塘库系统中将原有鱼塘群的塘埂弃土及塘底湖泥堆成星罗棋布的、有缓坡浅滩的多个岛屿,使原本由相互封闭独立的鱼塘构成的鱼塘群小规模塘库系统,变成类似于“多岛湖”的塘岛结合的大规模相互连通的塘库湖湾水网系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1404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