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鸭病毒性肝炎山豆根多糖及其分子修饰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9323.7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9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国;陈云;熊文;曾玲;徐美云;王德云;胡元亮;武毅;黄兵;马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A61K31/715;A61P3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鸭病毒性肝炎山豆根多糖及其分子修饰物,属于中兽药制备技术领域。提取了山豆根多糖不同醇沉部分,经反复临床试验筛选出抗鸭病毒性肝炎(DVH)活性部位,再用正交法确定氯磺酸-吡啶硫酸化修饰山豆根多糖活性部位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2h,氯磺酸-吡啶配比1∶5,经红外光谱分析所得产物为山豆根多糖硫酸酯,其总糖含量达83.77%,硫酸根含量达39.33%,产物得率达117.33%。山豆根多糖硫酸酯抗DHV-1感染鸭胚肝细胞作用和对DVH的疗效显著强于山豆根多糖。本发明所获得的抗DVH山豆根多糖活性部位硫酸酯具有较高的糖和磷酸根含量,及较高产物得率,对DVH有良好疗效。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毒性肝炎 山豆根 多糖 及其 分子 修饰 | ||
【主权项】:
一种抗鸭病毒性肝炎山豆根多糖硫酸化分子修饰方法,采用氯磺酸‑吡啶法硫酸化分子修饰山豆根多糖。 (1)采用水煎醇沉法,收集不同醇沉部位山豆根多糖,以其添加于饮水中治疗鸭肝炎病毒DHV‑1攻毒鸭,数次临床试验发现山豆根多糖酒精浓度65%醇沉部分(BSRPS65)对鸭病毒性肝炎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2)将带有搅拌装置的三颈烧瓶置于冰中,加入无水吡啶20mL,剧烈搅拌,使之充分冷却,按氯磺酸‑吡啶的配比将氯磺酸逐滴缓慢加入,冷却后于65~95℃水浴锅上融化成淡黄色液体。称取抗鸭病毒性肝炎山豆根多糖活性部位(BSRPS65)300mg,加入酯化试剂,在一定温度下反应适当时间。反应结束后立即加入100mL冰水,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20.0mo1.L‑1)调pH至7后放入透析袋中,用自来水流水透析2d、蒸馏水流水透析1d,将透析袋中的硫酸化多糖浓缩并冷冻干燥后得硫酸化山豆根多糖。 (3)上述方法硫酸化分子修饰山豆根多糖的条件为:反应温度65℃~95℃、反应时间1~3h、氯磺酸‑吡啶的配比为1∶5~9。 (4)按照上述方法硫酸化分子修饰山豆根多糖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2h、氯磺酸‑吡啶的配比为1∶5。 (5)在最佳条件下硫酸化分子修饰山豆根多糖,其产物中山豆根多糖硫酸酯总糖含量为83.77%,硫酸根含量为39.33%,产物得率为117.33%。 (6)在最佳条件下硫酸化分子修饰山豆根多糖,其产物的红外光谱图基本形状与修饰前一致,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均具有多糖特征吸收峰,除多糖母体特征峰得到保留之外,在1248cm‑1处出现的吸收峰是由不对称S=O伸缩振动引起的,在814cm‑1处左右出现了C‑O‑SO3相关的对称性C‑O‑S吸收峰,表明本法中硫酸化分子修饰山豆根多糖产物为山豆根多糖硫酸酯。 (7)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山豆根多糖硫酸酯对鸭肝炎病毒DHV‑1感染体外培养的鸭胚肝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优于未修饰的山豆根多糖。 (8)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山豆根多糖硫酸酯对鸭肝炎病毒DHV‑1攻毒感染引起的鸭病毒性肝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优于未修饰的山豆根多糖。 (9)在山豆根多糖(BSRPS65)及其硫酸酯治疗鸭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剂量分别为4mg/羽和2mg/羽,添加于饮水中,连用3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0932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营养型蔬菜纸
- 下一篇:一种发芽糙米重组米方便米饭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