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碳源释放组合型生态浮床净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18280.8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2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汇文;吴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105 | 代理人: | 瞿承达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生物质碳源释放组合型生态浮床净水装置。其包括由浮架及为种植挺水植物篮框形成的生态浮床、由槽体及槽底板构成的填料槽及其内置填料槽的并用于种植沉水植物底槽,用于种植沉水植物底槽的底槽槽体内四角处所设伸出底槽槽体上端口的底槽吊杆上端的底槽吊环及填料槽的槽体内四角处所设伸出槽体上端口的槽体吊杆上端的槽体吊环与浮架上相对处均各由外、内缆绳两端结扎,用于种植沉水植物底槽及填料槽由均布孔的板材制成,为种植挺水植物篮框的框体底部处悬挂人工水草或/和玉米芯,填料槽内竖向隔板之间分别铺设沸石层、玉米芯层、麦秆层及煤渣层,浮架两侧纵向浮管上各结扎另一端带锚的绳索。本实用新型适宜于开放河道、湖泊或景观水体中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碳源 释放 组合 生态 净水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生物质碳源释放组合型生态浮床净水装置,它包括一生态浮床,所述生态浮床(1)由浮架(11)及为种植挺水植物的篮框(12)所形成,所述浮架(11)由若干根间隔排列的纵向浮管(111)及在纵向浮管(111)两端端部的通过三通(112)或弯头(113)连接的横向浮管(114)所构成,所述为种植挺水植物的篮框(12)由框口(121)和框体(122)所构成,所述框体(122)由网格状的筋条所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为种植挺水植物的篮框(12)安置在所述浮架(11)的间隔排列的纵向浮管(111)之间,并由柔性扎带(13)结扎使所述为种植挺水植物的篮框(12)的框口(121)与所述浮架(11)的纵向浮管(111)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为种植挺水植物的篮框(12)的框体(122)底部处悬挂有人工水草或/和玉米芯(123),所述浮架(11)两侧的纵向浮管(111)上还分别结扎有另一端带锚(14)的绳索(15),所述浮架(11)下设有一用于种植沉水植物的底槽(3),所述用于种植沉水植物的底槽(3)为上端开口的底槽,所述用于种植沉水植物的底槽(3)由底槽槽体(301)及底槽底板(302)所构成,所述底槽槽体(301)的左、右侧壁(31、32)及后端壁(34)上分别均布有左、右侧壁孔(311、321)及后壁孔(341),所述底槽槽体301的左、右侧壁(31、32)下端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左、右横向凹槽(312、322),所述底槽槽体301的左、右侧壁(31、32)下端端部处分别所设的左、右横向凹槽(312、322)相对,所述底槽槽体(301)的后端壁(34)下端端部处设有一后横向凹槽(342),所述底槽槽体(301)的后端壁(34)下端端部处所设的后横向凹槽(342)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槽槽体(301)的左、右侧壁(31、32)下端端部处分别所设的左、右横向凹槽(312、322)相连,所述底槽槽体(301)的前端壁(33)上均布有前壁孔(331),所述底槽槽体(301)的前端壁下端端部处设有一前横向缺口(332),所述底槽底板302上均布有底板孔(35),所述底槽底板(302)前端设有一手柄(351),所述底槽底板(302)与所述底槽槽体(301)的左、右侧壁(31、32)下端端部处分别所设的左、右横向凹槽(312、322)及所述底槽槽体(301)的后端壁(34)下端端部处所设的后横向凹槽(342)形成插接连接,所述用于种植沉水植物的底槽(3)的底槽槽体(301)内的四角处分别设有一伸出所述底槽槽体(301)上端口的上端带底槽吊环(361)的底槽吊杆(36),所述用于种植沉水植物的底槽(3)的底槽槽体(301)内的四角处分别所设的伸出所述底槽槽体(301)上端口的底槽吊杆(36)上端的底槽吊环(361)与所述浮架(11)上的相对处均由外缆绳(4)的两端分别形成结扎连接固定,所述用于种植沉水植物的底槽(3)内中部处安置有一填料槽(2),所述填料槽(2)为上端开口的填料槽,所述填料槽(2)由槽体(21)及槽底板(22)所构成,所述槽体(21)及槽底板(22)上分别均布有槽体孔(211)及槽底板孔(221),所述槽体(21)内的四角处分别设有一伸出槽体(21)上端口的上端带槽体吊环(231)的槽体吊杆(23),所述填料槽(2)内还分布有其上均布有隔板孔(241)的竖向隔板(24),所述填料槽(2)内所分布的其上均布有隔板孔(241)的竖向隔板(24)之间分别铺设有沸石层(25)、玉米芯层(26)、麦秆层(27)及煤渣层(28),所述填料槽(2)的槽体(21)内的四角处分别所设的伸出槽体(21)上端口的槽体吊杆(23)上端的槽体吊环(231)与所述浮架(11)上的相对处均由内缆绳(5)的两端分别形成结扎连接固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未经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81828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