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流水线ADC的低功耗基准电压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0049.2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2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辉;徐川;胡建飞;李红;田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流水线ADC的低功耗基准电压缓冲器,包括差分电压放大器、作为输出缓冲器的源极跟随器、电容放电回路和电容充电回路,以及电压源VH、VL、第一开关SW1和第四开关SW4,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电容放电回路和电容充电回路,若负载电容处于放电的时钟相位,则电容放电回路中的CMOS开关阵列闭合,加快负载电容上面的电容泄放,使电容上的电压很快的下降;若负载电容处于充电的时钟相位,电容充电回路中CMOS开关阵列闭合,为电容提供额外的充电电路。本实用新型可以驱动非常大的负载电容,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建立要求的电压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流水线 adc 功耗 基准 电压 缓冲器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流水线ADC的低功耗基准电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差分电压放大器、作为输出缓冲器的源极跟随器、电容放电回路和电容充电回路,以及电压源VH、VL、第一开关(SW1)、第四开关(SW4);所述差分电压放大器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差分放大器(A1);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接地,一端接差分放大器(A1)的负输入端;第二电阻(R2)一端接输入电压(Vin),另一端接差分放大器(A1)的正输入端;第三电阻(R3)一端接差分放大器(A1)的正输出端,一端接差分放大器(A1)的负输入端;第四电阻(R4)一端接差分放大器(A1)的正输入端,一端接差分放大器(A1)负输出端;源极跟随器电路部分包括第一NMOS管(NM1)、第二NMOS管(NM2),第三NMOS管(NM3)和第四NMOS管(NM4);所述第一NMOS管(NM1)栅极接放大器(A1)负输出端,漏极接电源,源极接第三NMOS管(NM3)漏极;第二NMOS管(NM2)栅极接放大器(A1)正输出端,漏极接电源,源极接第四NMOS管(NM4)漏极;第三NMOS管(NM3)源极接地;第四NMOS管(NM4)源极接地,栅极和第三NMOS管(NM3)相连,接到固定偏置电压;电容放电回路包括第一负载电容(C1)、第二开关(SW2)、第三NMOS管(NM3)和放电电流控制电路,所述放电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一CMOS开关(TG1)和第五NMOS管(NM5);所述第一开关(SW1)一端接到电压源VH,另一端接到第一负载电容(C1)上极板、第二开关(SW2),第一负载电容(C1)下极板接地,第二开关(SW2)另一端接第三NMOS管(NM3)漏极;第五NMOS管(NM5)栅极接第一CMOS开关(TG1)一端,源极接地;第一CMOS开关(TG1)另一端接第五NMOS管(NM5)漏极,第五NMOS管(NM5)漏极接第一负载电容(C1)的上极板;电容充电回路包括第二负载电容(C2)、第三开关(SW3)、第二NMOS管(NM2)和充电电流控制电路,所述充电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二CMOS开关(TG2),第一PMOS管(PM1);所述第四开关(SW4)一端接到电压源VL,另一端接到第二负载电容(C2)上极板、第三开关(SW3),第二负载电容(C2)下极板接地,第三开关(SW3)另一端接第四NMOS管(NM4)漏极;第一PMOS管(PM1)栅极接第二CMOS开关(TG2)一端,源极接电源;第二CMOS开关(TG2)另一端接第一PMOS管(PM1)漏极,第一PMOS管(PM1)漏极接第二负载电容(C2)的上极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20004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