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复合微织构缸套内表面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0570.0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0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冯爱新;卢轶;薛伟;王瑞延;顾永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6/00 | 分类号: | B23K26/00;B23K26/42;B23K26/18;B23K26/073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复合微织构缸套内表面的装置,包括激光微织构光路部分、激光冲击强化光路部分、控制部分和工作台;激光微织构光路部分包括飞秒激光器、45°全反镜Ⅱ、调节光斑光学镜片Ⅱ和导光筒Ⅱ;激光冲击强化光路部分包括纳秒激光器、45°全反镜I、光斑光学镜片I、导光筒I、喷水装置和喷涂黑漆装置;控制部分包括第一计算机控制装置和第二计算机控制装置,第一计算机控制装置与飞秒激光器、纳秒激光器和喷涂黑漆装置相连,第二计算机控制装置与喷水装置和工作台相连。激光冲击可消除缸套内表面微织构后的残余拉应力,形成深度的残余压应力并使晶粒细化更均匀,提高了缸套的硬度、耐磨性、抗疲劳性能,使缸套的使用寿命得到了提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复合 微织构缸套内 表面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激光复合微织构缸套内表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微织构光路部分、激光冲击强化光路部分、控制部分和工作台;激光微织构光路部分包括飞秒激光器、45°全反镜Ⅱ、调节光斑光学镜片Ⅱ和导光筒Ⅱ;飞秒激光器产生的激光束通过45°全反镜Ⅱ反射通过调节光斑光学镜片Ⅱ在导光筒Ⅱ的引导下被导入到缸套内;激光冲击强化光路部分包括纳秒激光器、45°全反镜I、光斑光学镜片I、导光筒 I、喷水装置和喷涂黑漆装置;纳秒激光器产生的激光束通过45°全反镜I反射通过调节光斑光学镜片I,穿过喷水装置喷出的水幕,在导光筒I的引导下被导入到缸套内;所述控制部分包括第一计算机控制装置和第二计算机控制装置,第一计算机控制装置与飞秒激光器、纳秒激光器和喷涂黑漆装置相连,第二计算机控制装置与喷水装置和工作台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06057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能质量分析硬件平台
- 下一篇:一种高温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