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糯稻谷的栽培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752707.3 申请日: 2013-12-31
公开(公告)号: CN103651032A 公开(公告)日: 2014-03-26
发明(设计)人: 周太平;周继灵;蔡忠央;游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 周太平
主分类号: A01G16/00 分类号: A01G16/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26100 湖南省永***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的一种黑糯稻谷的栽培方法,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其栽培过程如下:A、种子选择与处理;A、种子选择与处理:①、品种选择;②、种子处理;B、播种:①、苗床选择;②、翻地;③、施肥;④、苗床整理;⑤、播种;C、苗期管理:①、病虫防治;②、温度管理;③、水分管理;④、补肥;D、插秧:①、稻田整理;②、稻田做床;③、插秧;E、稻田管理:①、分蘖期;②、孕穗至抽穗期;③、灌浆期;④、黄熟初期;既适用于栽培黑糯稻谷,也适合于栽培普通的有机稻谷,且产量高;所产的黑糯稻谷营养丰富,适合于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食用。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糯稻 栽培 方法
【主权项】:
一种黑糯稻谷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过程如下:A、种子选择与处理①、品种选择:选择抗逆性好、分蘖力强、偏大穗、富营养的黑糯稻种子,备用;②、种子处理:a、选种:将备用的黑糯稻种子投入筛选鼓风机中,在风速为8‑14m/s的条件下进行种子筛分,收集饱满、壮实的种子,备用;b、浸种:将备用的种子放入1‑3倍重量、温度为35‑60℃的温水中浸泡15‑30h,过滤,成为浸种种子,备用;c、催芽:将备用的浸种种子装入孔径为100‑150目的袋中,接着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控制水位高度处于浸种种子高度的1/5‑1/3,并控制袋中浸种种子的温度为30‑45℃,进行催芽,待发芽率达到95%以上时,成为待播种子,备用;B、播种:①、苗床选择:选择新开发田地,或经过大豆、蔬菜、薯类轮换耕作、且在轮换耕作期内未使用化肥或农药、土壤的Ph值为6.5‑7.0的田地,作为苗床田地,备用;②、翻地:将备用的苗床田地深翻15‑30cm,成为初整苗地,备用;③、施肥:将腐熟肥料按1.5‑3.5kg/m2的比例,均匀撒入备用的初整苗地中,再用水浇灌,使土中的水分达到15‑35%,并采用机旋碎垡的方式处理土块,然后保持10‑15天,成为施肥苗地,备用;④、苗床整理:将有机物质在有氧条件下燃烧后的灰份按24‑40kg/㎡的比例与苗床土混匀,再整理成长10‑25m、宽1.5‑2.5m、高0.3‑0.5m的苗床,相邻苗床之间,设25‑40cm的步行道;⑤、播种:当气温稳定在20‑25℃时,用水浇湿苗床,再将备用的待播种子按0.4‑0.65kg/m2的比例均匀撒播在苗床上,并拍压入苗床表土中,接着,将由100‑120目的木屑:植物生长调节剂:苗床表土按照1‑2:0.10‑0.12:0.4‑0.6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的物料覆盖在苗床表土上,其厚度为2‑5cm,然后,铺设地膜棚;C、苗期管理:①、病虫防治:当幼苗全部出土后,每隔5‑8天喷施一次杀菌溶液;并在苗床内,按10‑15个/100m2悬挂或插立防虫板;②、温度管理:在秧苗一叶一心期间,控制地膜棚内的温度为25‑35℃;当秧苗长至3‑5叶期时,采用昼揭、夜盖的方法,进行通风炼苗,至长至5‑8叶期时,撤去地膜;③、水分管理:在秧苗1‑2叶期时,每隔2‑5天按1.0‑1.5L/m2的比例进行叶面喷水;在3‑5叶期时,每隔2‑5天按0.5‑0.8L/m2的比例进行叶面喷水;在5叶期以上时,每隔2‑5天按0.3‑0.5L/m2的比例进行叶面喷水;若床面有积水要及时排水晾床;④、补肥:在秧苗长至一叶一心期时,施用由腐熟肥料:去离子水按照1:15‑20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的肥水液,按5‑9L/m2的比例施用;并在插秧前6‑10天,按上述比例再施用一次,成为待插秧,备用;D、插秧:①、稻田整理:将前茬收获后的稻田进行深翻,深度为15‑32cm,同时,按1.0‑2.5kg/m2的比例撒入腐熟肥料,耙地整平后,放水沉淀6‑10天;接着,按500‑600kg/667㎡的比例撒入有机物质在有氧条件下燃烧后的灰份,沉淀2‑4天,成为整理稻田,备用;②、稻田做床:将备用的整理稻田里多余的泡田水排出,然后,沿田埂边平行挖出宽35‑45cm、深10‑15cm的围沟;再采用宽20‑30cm、深10‑18cm的条沟将稻田分成多个宽度为1.5‑2.0m的畦床,备用;③、插秧:按行距25‑32cm、株距12‑16cm的规格,将待插秧插入备用的畦床中,每穴插3‑5根秧苗;E、稻田管理:①、分蘖期:在插秧后至分蘖期内,保持稻田中的水位高出泥面1.5‑3.0cm,且每隔10‑15天按15‑45kg/667㎡的比例施用由腐熟肥料:水按照1:10‑15的重量比例配成的肥水液;②、孕穗至抽穗期:在孕穗至抽穗期内,保持稻田中的水位高出泥面3.5‑5.5cm,每隔6‑12天按6‑10kg/667㎡的比例施用尿素,且每隔6‑9 天按5‑10kg/667㎡的比例施用氯化钾;③、灌浆期:在灌浆期内,保持稻田中的水位高出泥面4.5‑6.5cm,且每隔15‑25天按2‑3kg/667㎡的比例施用尿素;④、黄熟期:至黄熟初期,开始排水,并停止施肥,直至成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太平,未经周太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5270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