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导电高分子纳米纤维从电子废弃物中回收金属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9047.5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5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钢;李润伟;张文斌;潘亮;巫远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43/00;C22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单英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导电高分子纳米纤维从电子废弃物中回收金属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导电高分子,该导电高分子是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以及它们的环取代衍生物、杂原子取代衍生物中的一种;将该导电高分子制成纤维状后置于含有金属成分的电子废弃物酸浸取液中,金属离子被吸附在纤维材料表面并被还原,过滤后即可实现溶液中金属成分的提取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成本低,能够高效、环保地富集并回收电子废弃物中的金属成分,并且无任何副产物产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导电 高分子 纳米 纤维 电子 废弃物 回收 金属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导电高分子纳米纤维从电子废弃物中回收金属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导电高分子纳米纤维采用导电高分子,该导电高分子是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以及它们的环取代衍生物、杂原子取代衍生物中的一种;将所述导电高分子对应的单体与稀盐酸溶液按照1:10~1:100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溶液;将过硫酸铵按固液比为1:10~1:100g/ml溶于稀盐酸溶液中,得到第二溶液;将第一溶液与第二溶液迅速混合并剧烈震荡,混合均匀后静止1~3小时,将所得的固体产物过滤或高速离心分离后用氨水稀溶液去质子化,然后清洗、干燥、再经破碎、筛分,即可得到所需的导电高分子纳米纤维;(2)制备电子废弃物酸浸取液将电子废弃物破碎为粒径为0.05mm~5mm的颗粒,然后将该颗粒浸入酸液中,使其中所含的金属离子溶于酸液,得到电子废弃物酸浸取液;(3)从电子废弃物酸浸取液中回收金属将步骤(1)制得的导电高分子纳米纤维按照固液比为1:10(mg/ml)~1:1(mg/ml)加入到该电子废弃物酸浸取液中,室温下振荡0.5~3小时,使该导电高分子纳米纤维吸附并还原该电子废弃物酸浸取液中的金属离子;过滤分离,将含酸废液经浓缩处理后再利用,加工吸附金属离子的导电高分子纳米纤维置于熔炼炉中高温熔炼,导电高分子纳米纤维分解为气体并经碱液吸收,得到单质金属颗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3904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