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细物体的差动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56786.8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8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廷周;沈之远;张立锋;沈孟锋;俞红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 |
代理公司: |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3 | 代理人: | 胡杰平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检测方法类,具体是一种微细物体的差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基座上固定一个可控发光元件,可控发光元件两侧对称布置两个感光检测元件,在基座对面固定弧面反射镜片,进行微细物体通过检测时,采用驱动电路控制可控发光元件发出按特定频率闪烁的光束,光束通过弧面反射镜片传输至两侧的感光检测元件,两侧感光检测元件的输出信号分别通过相同的放大电路以及滤波电路处理后得到两路接收信号,将得到了两路接收信号相减得到表达微细物体通过事件的模拟信号,将该模拟信号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得到与通过事件相对应的脉冲信号。本发明采用差动技术检测,结构简单,方案科学合理,抗干扰能力强,易于在多种自动化设备和仪器中推广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细 物体 差动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微细物体的差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基座上固定一个可控发光元件,可控发光元件两侧对称布置两个感光检测元件,接收管、可控发光元件管排列次序与微细物体通过方向一致,在基座对面固定弧面反射镜片,微细物体通过路径位于弧面反射镜片与基座之间的区域,弧面反射镜片轴心与可控发光元件发出的光束重合,弧面角度确保反射光束主要部分照射至可控发光元件两侧的感光检测元件,进行微细物体通过检测时,采用驱动电路控制可控发光元件发出按特定频率闪烁的光束,光束通过弧面反射镜片传输至两侧的感光检测元件,两侧感光检测元件的输出信号分别通过相同的放大电路以及滤波电路处理后得到两路接收信号,将得到了两路接收信号相减得到表达微细物体通过事件的模拟信号,将该模拟信号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得到与通过事件相对应的脉冲信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5678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缘测距杆
- 下一篇:一种发电机尾气降噪装置的外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