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混合模式的全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的最优相位估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4809.1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6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卢丽君;张继贤;燕琴;黄国满;赵争;杨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徐江华 |
地址: | 10083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混合模式的全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的最优相位估计方法,针对混合模式的全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影像进行处理,包括下列步骤:1)获取混合模式全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影像;2)单一散射机制向量生成;3)单散射机制的最优相干影像生成;4)全极化干涉相位模型构建;5)最大似然相位估计。所述方法能够提高现有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和全极化干涉测量精度,可在应用机载或星载混合模式全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进行地表三维重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具有较佳的技术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合 模式 极化 干涉 合成孔径雷达 影像 最优 相位 估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混合模式的全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的最优相位估计方法,用于针对混合模式的全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影像进行处理,所述混合模式包括交替的单发双收模式,或者是单发双收和单发单收的集成模式,包括下列步骤:1)获取混合模式全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影像;2)计算混合模式全极化影像的单一散射机制向量;3)运用单一散射机制向量对混合模式全极化影像进行最优相干处理;4)依据N个独立复高斯模型的概率密度函数,构建混合模式全极化影像的全极化干涉相位模型;5)针对不同数目的全极化干涉影像对影像,形成不同的最大似然相位估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5480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系统及信息处理装置
- 下一篇:缝纫用散热节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