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电离辐射防护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28880.2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4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娟;徐岚;司娜;何吉欢;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6/50 | 分类号: | D01F6/50;D01F1/10;D01D5/00;A41D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制备电离辐射防护材料的方法,其步骤包括:将粒径为20nm的氧化铒纳米颗粒和聚乙烯醇以质量比0.5%-2%的比例与水混合;然后磁力搅拌并加热到90℃,保持恒温2.5-3.5小时,直至得到均一透明的氧化铒纳米颗粒和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浓度为8-12%;在室温和相对湿度不高于40%的条件下,将冷却至室温的混合溶液进行气泡静电纺丝,根据纺丝时间长短即可得到厚度不同且均匀的电离辐射防护材料。本发明过程操作简便,原材料易得,制备的电离辐射防护材料性能稳定,能有效防护β、X、γ等射线并且轻薄、透气,在军事、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电离辐射 防护 材料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制备电离辐射防护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粒径为20nm的氧化铒纳米颗粒和聚乙烯醇以质量比0.5%‑2%的比例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2)磁力搅拌上述混合物并加热到90℃,保持恒温2.5‑3.5小时,直至得到均一透明的氧化铒纳米颗粒和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浓度为8‑12%;(3)在室温和相对湿度不高于40%的条件下,对得到的均一透明的混合溶液进行气泡静电纺丝而直接得到电离辐射防护材料,所述对得到的均一透明的混合溶液进行气泡静电纺丝的步骤包括:将均一透明的混合溶液加入一贮液池中,一喷气管沿竖直方向设于一贮液池的底部,喷气管通过一导气管与一气泵相连,一金属电极设于喷气管中,贮液池通过金属电极与一高压静电发生器相连,一接收板通过一接地电源线接地,打开气泵,混合溶液表面会出现有规律的气泡;打开高压静电发生器,混合溶液内部自由电荷在高压静电作用下被极化,由于静电力的作用,气泡顶端会产生喷射细流射向接收板,最后在接收板上收集到电离辐射防护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2888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