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实测响应信息的电力系统主导失稳模式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2555.7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2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汤涌;吴为;孙华东;何剑;林伟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实测响应信息的电力系统主导失稳模式识别方法,判断功角失稳现象和电压失稳现象同时发生时系统的主导失稳模式,为后续暂态稳定紧急控制提供决策依据,包括确定多机互联电力系统的输电断面;获取输电断面的实时量测信息;根据实时量测信息计算能反映系统失稳模式的主导系统变量;根据主导系统变量计算主导失稳模式识别指标;根据主导失稳模式识别指标确定系统的主导失稳模式。该方法完全基于实时量测信息,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动态特性,能准确识别功角失稳现象和电压失稳现象同时发生时系统的主导失稳模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实测 响应 信息 电力系统 主导 失稳 模式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实测响应信息的电力系统主导失稳模式识别方法,判断多机互联电力系统在故障后的主导失稳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WAMS量测系统测量的信息确定故障后所述多机互联电力系统的输电断面;步骤S2,以T为采样周期通过所述WAMS量测系统周期性的获取能够反映所述多机互联电力系统动态特性的输电断面动态特征信息;所述输电断面动态特征信息包括不同时刻输电断面上失稳联络线的有功功率、联络线首末端电压幅值及相角;其中,故障后第i时刻输电断面上第k条联络线的有功功率为联络线首末端电压幅值分别为联络线首末端电压相角分别为步骤S3,根据所述输电断面动态特征信息,计算能反映系统主导失稳模式的两种主导系统变量;步骤S4,根据所述主导系统变量,计算主导失稳模式识别指标S;步骤S5,根据所述主导失稳模式识别指标S,判断两种主导系统变量是否相等,是,主导失稳模式无法识别,执行步骤S6;否,判断出主导失稳模式为功角失稳或电压失稳;步骤S6,当无法判断所述多机互联电力系统在故障后i时刻的主导失稳模式时,设置i的值为i=i+T,执行步骤S1;所述步骤S3中,根据所述输电断面动态特征信息,计算能反映系统主导失稳模式的主导系统变量的方法如下:故障后第i时刻和第i‑T时刻所述输电断面上第k条联络线的有功功率分别为和则i时刻第k条联络线的有功功率变化量为:ΔPeki=Peki-Peki-T;]]>故障后第i时刻所述输电断面上第k条联络线的首末端电压幅值分别为和故障后第i‑T时刻所述输电断面上第k条联络线的首末端电压幅值分别为和则i时刻第k条联络线首末端电压幅值变化量和分别为:故障后第i时刻和第i‑T时刻所述输电断面上第k条联络线的首末端电压相角差和分别为:δki=δk1i-δk2iδki-T=δk1i-T-δk2i-T]]>则故障后第i时刻所述输电断面上第k条联络线的首末端电压相角差的变化量为:Δδki=δki-δki-T]]>则第i时刻能反映系统主导失稳模式的主导系统变量和分别为:ΔPkδi=Vk1iVk2i|Zk|cos(δki-α)·Δδki]]>其中,Zk为第k条联络线线路阻抗,α为阻抗角的余角,Zk=RΣ+jXΣ=|Z|∠arctgXΣ/RΣ,α=π/2‑arctgXΣ/RΣ;所述步骤S4中,根据计算所得到的主导系统变量,计算主导失稳模式识别指标S的方法为:S=|ΔPkδi-ΔPeki||ΔPkδi-ΔPeki|+|ΔPkvi-ΔPeki|]]>所述步骤S5中,根据主导失稳模式识别指标S,判断系统的主导失稳模式方法为:当时,功角失稳为主导失稳模式;当时,电压失稳为主导失稳模式;当时,此时两种主导系统变量相等,即多机互联电力系统处于临界状态,多机互联电力系统的主导失稳模式无法识别,等到下一时刻进行判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8255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 计算;推算;计数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