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叶可调式变矩器调节的变速输入恒速输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2593.4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1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邵万珍;王金路;刘巍;吴岳;殷明娟;姜丽娟;赵佩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F16H41/2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安宝贵;李洪福 |
地址: | 11602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导叶可调式变矩器调节的变速输入恒速输出装置,一级系杆、一级行星轮轴、一对一级行星轮轴承、一级行星轮、一级内齿圈、一级中心轮,组成一级行星轮系;二级内齿圈、二级行星轮、一对二级行星轮轴承、二级行星轮轴、二级中心轮组成二级行星轮系,二级行星轮轴固定在箱体上,形成定比轮系;一级内齿圈与二级内齿圈连接为一体,靠轴承支撑在箱体上;输入轴与一级系杆连接,一端支撑在箱体上,另一端同与变矩器泵轮连接轴及输出轴互为支撑;与变矩器泵轮连接轴及输出轴与一级中心轮连接;与变矩器涡轮连接轴与二级中心轮连接,一端支撑在箱体上,另一端同与变矩器泵轮连接轴及输出轴互为支撑。本发明具有使用可靠,寿命长,良好的减震性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导叶可 调式 变矩器 调节 变速 输入 输出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导叶可调式变矩器调节的变速输入恒速输出装置,包括输入轴(1)、输入轴端盖(2)、输入轴承Ⅰ(3)、一级系杆(4)、与变矩器泵轮连接轴及输出轴(5)、一级行星轮轴(6)、一对一级行星轮轴承(7)、一级行星轮(8)、一级内齿圈(9)、内齿圈轴承Ⅰ(10)、输入轴承Ⅱ(11)、箱体(12)、内齿圈轴承Ⅱ(13)、二级内齿圈(14)、二级行星轮(15)、一对二级行星轮轴承(16)、二级行星轮轴(17)、二级中心轮(18)、与变矩器涡轮连接轴轴承Ⅰ(19)、与变矩器涡轮连接轴(20)、与变矩器涡轮连接轴轴承Ⅱ(21)、输出轴端盖(22)、一级中心轮(2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系杆(4)、一级行星轮轴(6)、一对一级行星轮轴承(7)、一级行星轮(8)、一级内齿圈(9)、一级中心轮(23)组成一级行星轮系,一级系杆(4)与一级行星轮轴(6)连接,一级行星轮(8)靠一对一级行星轮轴承(7)支撑在一级行星轮轴(6)上,一级中心轮(23)与一级行星轮(8)外啮合,一级内齿圈(9)与一级行星轮(8)内啮合;二级内齿圈(14)、二级行星轮(15)、一对二级行星轮轴承(16)、二级行星轮轴(17)、二级中心轮(18)组成二级行星轮系,二级行星轮轴(17)固定在箱体(12)上,形成定比轮系,二级行星轮(15)靠一对二级行星轮轴承(16)支撑在二级行星轮轴(17)上,二级中心轮(18)与二级行星轮(15)外啮合,二级内齿圈(14)与二级行星轮(15)内啮合;一级内齿圈(9)与二级内齿圈(14)连接为一体,靠内齿圈轴承Ⅰ(10)、内齿圈轴承Ⅱ(13)支撑在箱体(12)上;输入轴(1)与一级系杆(4)连接,一端靠输入轴承Ⅰ(3)支撑在箱体(12)上,另一端靠输入轴承Ⅱ(11)同与变矩器泵轮连接轴及输出轴(5)互为支撑;输入轴端盖(2)压紧输入轴承Ⅰ(3)并把紧在箱体(12)上;与变矩器泵轮连接轴及输出轴(5)与一级中心轮(23)连接;与变矩器涡轮连接轴(20)与二级中心轮(18)连接,一端靠与变矩器涡轮连接轴轴承Ⅰ(19)支撑在箱体(12)上,另一端靠与变矩器涡轮连接轴轴承Ⅱ(21)同与变矩器泵轮连接轴及输出轴(5)互为支撑;输出轴端盖(22)压紧与变矩器涡轮连接轴轴承Ⅱ(21)并把紧在与变矩器涡轮连接轴(20)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7259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底部加压功能的动密封结构
- 下一篇:无间隙柔性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