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真实数据的乱序水面编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8103.7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8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齐越;王郁菲;邹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孟卜娟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真实数据的乱序水面编辑方法。步骤如下:(1)利用搭建的多相机采集系统拍摄乱序水面运动图像,利用基于水面折射原理的算法重建真实水面高度场。(2)利用二维FFT方法将单帧二维高度场数据转换为二维频域数据,逐帧进行FFT计算,得到逐帧变化的二维频域数据。(3)利用三角函数拟合每一组随时间变化的频域值。设定误差阈值,利用L-M方法求解拟合参数。若超出误差阈值,则继续精细拟合或者保持周期性变化。(4)编辑利用真实数据求解得到的频域数据。(5)对于采集水面的后续运动,利用二维IFFT方法逐帧计算高度场。(6)对于编辑得到的水面高度场,利用随机振动统计理论进行分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真实 数据 水面 编辑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真实数据的乱序水面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利用搭建的多相机采集系统得到真实的乱序水面运动数据;在采集系统的水缸水下放置黑白棋盘格,利用变化的风吹或喷洒生成乱序水面运动现象,水面满足无规律的随机振动,利用标定过的多台高速相机拍摄一组水面运动图像,得到各相机图像特征点的映射关系,利用基于折射原理的水面重建算法及重采样插值算法,得到采样点有序的水面高度场,该高度场即为采集得到的真实数据;(2)用FFT方法求解变化的频域数据;具体为使用步骤(1)中的水面高度场,逐帧进行二维FFT计算,得到变化的二维频域数据;对于单帧高度场,通过二维FFT计算,得到该帧的二维频域值;逐帧计算得到二维频域数据中每组频域值随时间的变化,具体为:若高度场采样点密度为M*N,对于单帧二维FFT计算得到的M*N个频域数据,逐帧计算可以得到M*N组频域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3)利用三角函数对每组频域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三角函数拟合;使用步骤(2)中的二维频域数据,利用三角函数拟合每一组随时间变化的频域值;首先利用单个三角函数拟合,设定误差阈值,利用L‑M(Levenberg‑Marquardt)方法求解最小二乘拟合问题,得到三角函数的参数;若超出误差阈值,用叠加的三角函数再次进行最小二乘拟合求解;再次与误差阈值进行比较,若仍然大于设定阈值,即函数拟合不合理,则后续过程不编辑频域数据值,保持周期变化;若小于设定阈值,则函数拟合合理,后续过程利用三角函数自动编辑频域数据值;(4)利用步骤(3)计算得到的三角函数参数,利用拟合三角函数自动编辑二维频域值;具体为以采集帧数作为一个周期,利用步骤(3)计算得到的三角函数参数,利用拟合三角函数自动编辑步骤(2)中得到的频域数据;若三角 函数拟合效果满足误差阈值限制,则利用拟合函数自动编辑频域值,计算后续帧的频域值。否则,不编辑该频域值,频域值以采集帧数为一个周期作周期性变化;(5)利用编辑后的频域数据通过IFFT计算得到后续帧水面高度场;具体为使用步骤(4)中编辑得到的频域值,对于采集乱序水面后续的运动,对于单帧的编辑后的频域数据,利用二维IFFT方法求解得到该帧的水面高度场,通过逐帧计算从而得到后续水面的运动;(6)对于编辑得到的后续水面高度场,以采集帧数为一个周期,利用随机振动的统计理论进行分析。若该点高度值在不同周期内符合相同的统计规律,编辑效果较好;若不符合,则编辑效果较差,不再编辑该点高度值,认为高度值以采集帧数作为一个周期作周期性变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4810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客车钩尾框复位调整工装
- 下一篇:气动碰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