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锡物料中银量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5014.7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5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44216 | 代理人: | 千知化 |
地址: | 51065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含锡物料中银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称取样品,氢氧化钠,碳酸钠、二氧化硅、硼砂,面粉和氧化铅于坩埚内,放入的炉中,升温至1100℃,保温20min,移出坩埚冷却,灰吹;加入醋酸于生成的金银合粒,加热煮沸,取出后用水洗净,加热干燥,冷却后称重,即为金银合粒质量;加入HNO3于金银合粒,加热保持近沸,冷却后,倾出溶液,再加入HNO3,加热保持近沸,冷却后,用热水洗涤容器;烘烤盛有金粒的容器,冷却后称量,此为金的质量,金银合粒质量减去金粒质量即为银的质量。本发明的方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结果准确的含锡物料中银量的分析方法。本发明适用于样品不均而需要取大量样品的含锡物料中银量的测定。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料 中银量 测定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含锡物料中银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称取1.50~15.00g样品,2~20g氢氧化钠,20g碳酸钠、6~12g二氧化硅、10g硼砂,1.5~3.2g面粉和60~160g氧化铅于坩埚内,放入800℃的炉中,升温至1100℃,保温20min,移出坩埚冷却,取出铅扣放入已预热的灰皿中,在880~920℃灰吹;进行二次试金补正银量;加入10~30mL 4.35mol/L醋酸于生成的金银合粒,加热煮沸,取出后用水洗净,加热干燥,冷却后称重,即为金银合粒质量;加入10~20mL 2.0mol/L HNO3于金银合粒,加热保持近沸,蒸至约5mL,冷却后,倾出溶液,再加入10ml 7.0mol/L HNO3,加热至约5ml,冷却后,用热水洗涤容器三次;烘烤盛有金粒的容器5min,冷却后称量,此为金的质量,金银合粒质量减去金粒质量即为银的质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4501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