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糖MAG拮抗剂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8204.1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5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曹鸿志;王凤山;孟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9/26 | 分类号: | C12P19/26;C12P19/18;C07H15/04;C07H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彭成 |
地址: | 250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酶法合成双唾液酸化的四糖拮抗剂的合成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两种用于合成制备四糖MAG拮抗剂的中间体,分别为通式Ⅳ、Ⅴ所示的化合物。本发明将化学合成法的灵活性和酶合成法的区域选择性和高效性结合到一起,解决了目前化学合成双唾液酸化四糖拮抗剂的所面临的底物反应活性低、合成步骤繁多、收率低,以及酶法中唾液酸转移酶获得困难和只对糖肽的识别等不足,具有底物反应活性高、收率高的优点。因而,本发明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唾液酸类拮抗剂与髓磷脂相关糖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mag 拮抗剂 合成 方法 | ||
【主权项】:
四糖MAG拮抗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如下:(1)利用化学法合成β‑构型的N‑乙酰半乳糖胺,结构如通式Ⅰ所示,其中:R1为氢原子、α‑或β‑构型丝氨酸残基、α‑或β‑构型苏氨酸残基、叠氮取代烷基、炔基取代烷基、巯基取代烷基或α‑或β‑构型取代烷基;(2)利用“一锅双酶法”将通式Ⅰ和半乳糖立体选择性偶联合成二糖Galβ(l‑3)GalNAcOR1,结构如通式Ⅱ所示,所述“一锅双酶法”中先后用到的酶分别为半乳糖激酶和己糖磷酸化酶;其中:R1为氢原子、α‑或β‑构型丝氨酸残基、α‑或β‑构型苏氨酸残基、叠氮取代烷基、炔基取代烷基、巯基取代烷基或α‑或β‑构型取代烷基;(3)利用“一锅双酶法”合成三糖,结构如通式Ⅲ所示,所述“一锅双酶法”唾液酸化中用到的酶指CMP‑唾液酸合成酶和α2,3唾液酸转移酶;其中:R1为氢原子、α‑或β‑构型丝氨酸残基、α‑或β‑构型苏氨酸残基、叠氮取代烷基、炔基取代烷基、巯基取代烷基或α‑或β‑构型取代烷基;R2为氟原子、氮乙酰氨基、氮羟基乙酰氨基、氮叠氮乙酰氨基、羟基或叠氮;R3为氟原子、氮乙酰氨基、氮羟基乙酰氨基、氮叠氮乙酰氨基、羟基或叠氮;(4)利用乙酰化和选择性脱乙酰基的方法,合成含唾液酸衍生物的内酯三糖,结构如通式Ⅳ所示;其中:R1为氢原子、α‑或β‑构型丝氨酸残基、α‑或β‑构型苏氨酸残基、叠氮取代烷基、炔基取代烷基、巯基取代烷基或α‑或β‑构型取代烷基;R2为氟原子、氮乙酰氨基、氮羟基乙酰氨基、氮叠氮乙酰氨基、羟基或叠氮;R3为氟原子、氮乙酰氨基、氮羟基乙酰氨基、氮叠氮乙酰氨基、羟基或叠氮;(5)利用酶法合成内酯四糖,所述酶法唾液酸化中用到的酶指α2,6唾液酸转移酶,结构如通式Ⅴ所示;其中:R1为氢原子、α‑或β‑构型丝氨酸残基、α‑或β‑构型苏氨酸残基、叠氮取代烷基、炔基取代烷基、巯基取代烷基或α‑或β‑构型取代烷基;R2为氟原子、氮乙酰氨基、氮羟基乙酰氨基、氮叠氮乙酰氨基、羟基或叠氮;R3为氟原子、氮乙酰氨基、氮羟基乙酰氨基、氮叠氮乙酰氨基、羟基或叠氮;R4为氟原子、氮乙酰氨基、氮羟基乙酰氨基、氮叠氮乙酰氨基、羟基或叠氮;R5为氟原子、氮乙酰氨基、氮羟基乙酰氨基、氮叠氮乙酰氨基、羟基或叠氮;(6)碱性水溶液中水解上述双唾液酸化四糖的内酯,得到四糖MAG拮抗剂,结构如通式Ⅵ所示;其中:R1为氢原子、α‑或β‑构型丝氨酸残基、α‑或β‑构型苏氨酸残基、叠氮取代烷基、炔基取代烷基、巯基取代烷基或α‑或β‑构型取代烷基;R2为氟原子、氮乙酰氨基、氮羟基乙酰氨基、氮叠氮乙酰氨基、羟基或叠氮;R3为氟原子、氮乙酰氨基、氮羟基乙酰氨基、氮叠氮乙酰氨基、羟基或叠氮;R4为氟原子、氮乙酰氨基、氮羟基乙酰氨基、氮叠氮乙酰氨 基、羟基或叠氮;R5为氟原子、氮乙酰氨基、氮羟基乙酰氨基、氮叠氮乙酰氨基、羟基或叠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0820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发光球的鞋带
- 下一篇:带有防滑条纹的内增高鞋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