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从花岗伟晶岩矿石中综合回收锂铍钽铌的复合捕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4898.5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1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毓华;胡岳华;于福顺;谢贞付;张垒;王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018 | 分类号: | B03D1/018;B03D10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从花岗伟晶岩矿石中综合回收锂铍钽铌的复合捕收剂,该捕收剂由工业脂肪酸、伯胺类化合物和烷基氨基丙酸类化合物按质量分别占80%~90%、5%~10%、5%~10%的比例混合,常压下加入氢氧化钠在30℃~40℃温度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40分钟,得到淡黄色膏状物即为本发明的复合捕收剂。该捕收剂对锂辉石、绿柱石、钽铌铁矿等矿物均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捕收作用,其作用原理在于复合捕收剂与不同矿物表面暴露的锂、铍、钽、铌等阳离子活性质点之间可发生较强的静电吸附、氢键键合和化学吸附作用,石英、长石等脉石矿物表面因不含活性阳离子质点,捕收剂在脉石矿物表面的吸附能力较弱,从而使浮选过程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并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花岗伟晶岩 矿石 综合 回收 锂铍钽铌 复合 捕收剂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从花岗伟晶岩矿石中综合回收锂铍钽铌的复合捕收剂,其特征在于:该捕收剂由碳个数为9至20的工业脂肪酸、碳链长度为12至22的伯胺类化合物和烷基氨基丙酸类化合物按质量比分别为80%~90%、5%~10%、5%~10%的比例混合,常压下加入氢氧化钠在30℃~40℃温度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40分钟,得到淡黄色膏状物即为复合捕收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5489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