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5687.2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3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汪佐龙;牛凤光;王章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8 | 分类号: | H01M4/38;H01M4/1393;H01M4/133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铝碳组成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该负极材料具有对锂0.2-0.3放电电位平台,放电容量可达800-1410mAh/g;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与石墨的制备工艺比较省去了超高温煅烧这个阶段具有显著节约能源的优点,并且所需各类原材料的来源广泛、价格低廉,通过这种工艺方法制备的负极材料比容量明显高于石墨碳负极材料,材料的充放电循环性能良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热解碳的处理:将至少一种热解碳置于400‑1000℃的管式炉或马弗炉中于惰性气氛下煅烧0.5‑10小时,即得碳材料;b.在铝箔上涂覆碳材料:将步骤(a)制备的碳材料与聚偏氟乙烯、导电碳按质量比6‑10:1:1进行配料,然后加入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配料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4;将上述混合物用涂布器涂覆在铝合金箔上,涂覆厚度为10‑100μm,经干燥得到锂离子电池的负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7568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