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圆锥曲线组合公钥认证密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2085.3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0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于明远;赵航;黄书杭;禹晴;刘希伟;叶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9/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于圆锥曲线组合公钥认证密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生成基于剩余类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圆锥曲线 组合 认证 密码 方法 | ||
【主权项】:
1.基于圆锥曲线组合公钥认证密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生成基于剩余类环
圆锥曲线的公开密码参数设
是模n剩余类环,定义环
上的圆锥曲线Cn(a,b)为同余方程y2≡ax2-bx(mod n)在
上的解集,其中a,b∈Z,(a,n)=(b,n)=1,n=pq,p,q为两个不同的大奇素数,mod为取模运算;原点O=(0,0)∈Cn(a,b),记Cn(a,b)=
若满足
且p+1=2r,q+1=2s,r、s是素数,则曲线Cn(a,b)存在点G,其阶Nn=lcm{|Cp(a,b)|,|Cq(a,b)|}={p+1,q+1}=2rs,其中lcm(x,y)为计算最小公倍数函数,|Cp(a,b)|和|Cq(a,b)|分别为有限域上圆锥曲线Cp(a,b)和Cq(a,b)的阶;G为Cn(a,b)的一个基点,集合S={G,2G,...,(Nn-1)G,NnG}构成Cn(a,b)的一个子群S,称为由基点G生成的群S;因此基于剩余类环
圆锥曲线密码参数由a,b,n,G,Nn组成,记作T=(a,b,n,G,Nn);由基点G生成的子群S中的元素皆为G的倍点kG(k=1,2,......,Nn)即
子群S中的元素(xk,yk)与该点对应的倍数值k恰好构成公钥/私钥对;给定参数T=(a,b,n,G,Nn)和公钥(xk,yk),求出其对基点G的倍数值k(即离散对数)是很困难的;为了简化求基点G的计算复杂度,采用基于中点的选取基点办法:设定基点G=(xG,yG)为Cn(a,b)的中点;步骤2、生成基于剩余类环
圆锥曲线的公私密钥由步骤1生成的剩余类环
圆锥曲线公开密码参数T=(a,b,n,G,Nn)建立如下私钥矩阵(SSKF)和公钥矩阵(PSKF):![]()
其中Xi,j=(xij,yij)∈S,rijG=Xi,j=(xij,yij),1≤rij≤(Nn-1)且1≤i≤m,1≤j≤h; 公钥矩阵(PSKF)和私钥矩阵(SSKF)中任一对应位置上的元素Xi,j=(xij,yij)∈S与rij就构成一个公钥/私钥对;在密码机制中一个实体的公钥(PK)/私钥(SK)对是根据实体ID、公钥矩阵(PSKF)、私钥矩阵(SSKF)以及预先定义的映射算法直接映射得到的;这里的实体ID是在应用期间注册的能够与它实体区分开来的唯一名字(简称DN),如用户名、进程号、组织名称、银行帐号、IP地址、MAC地址或设备号码等,只要实体认可且以后不否认即可;为了实现单点登录与信任委托等功能,实体ID后可加上生成的时刻; 设实体ID的映射值对应的行列坐标为:(i1,j1),(i2,j2),...,(ih,jh),则得到的公钥(PK)和私钥(SK)分别为: PK=Xi1,j1+Xi2,j2+...+Xih,ih=(xi1,j1,yi1,j1)+(xi2,j2,yi2,j2)+...+(xih,jh,yih,jh); SK=(ri1,j1+ri2,j2+...+rih,ih)mod Nn,因 PK=Xi1,j1+Xi2,j2+...+Xih,ih=ri1,j1G+ri2,j2G+...+rih,ihG=(ri1,j1+ri2,j2+...+rih,ih)G=SK×G 通过映射算法可以从实体ID得到用来认证的一系列唯一映射值,因此映射函数Fi(x)必需具有无冲突和随机产生的特点,对称加密函数或hash函数都可以作为映射函数Fi(x);如
这里
先用哈希函数对用户标识符做散列,然后采用AES方法,用键uj实现加密;步骤3、使用基于圆锥曲线的组合公钥密码方法的基本算法 ![]()
![]()
![]()
![]()
。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6208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苯酚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基于MMSB的微博网络用户行为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