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桑树枝条高效栽培香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47469.8 | 申请日: | 2013-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2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文柳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柳璎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33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具体涉及到一种利用桑树枝条高效栽培香菇的方法。其中包括:将剪伐后的桑树枝条作为原料,桑树枝粉碎后与玉米芯、麸皮、米糠、生石灰组合制备得生产用原料。然后通过灭菌、接种、培菌得生产用菌筒。当菌筒的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后即可移至菇棚进行脱袋地栽,最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出菇管理及适时采收。通过实施本发明,利用桑树枝条为主要原料,可使每亩成园桑园的枝条栽培香菇可获得收入7000余元,既提高了桑园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价值,拉长蚕桑产业链,拓展蚕桑增效途径。实施本发明,一改菇农普遍采用的香菇立体栽植法,而是把香菇菌棒栽到地里进行培植,香菇通过地栽的方法省工、省时、省力,菇形好,利润比立体栽植方法要高出两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桑树 枝条 高效 栽培 香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桑树枝条高效栽培香菇的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1)桑树枝条采集及处理:将剪伐后的桑树枝条,通过晾晒至含水量低于12~15%,然后粉碎至能过20~30目备用;(2)原料配比:桑枝粉碎物71~73%、玉米芯17~19%、麸皮5%、米糠4%、生石灰1%;(3)原料混合:将上述原料混合起来并搅拌均匀,然后再拌入适量的水,由此把原料的含水量调整至55~60%而得生产用原料;(4)装袋灭菌:将生产用原料分装入直径是15cm、长是55cm的聚乙烯菌袋,原料装满袋后扎紧袋口而得生产用菌筒,接着把生产用菌筒放入常压蒸汽灶内按常规方法进行灭菌;(5)接种:待生产用菌筒冷却到28℃以下时在无菌环境下接入香菇菌种;(6)培菌:将接种后的生产用菌筒移至菌种培养室,并按“井”字型堆放,堆高5~6层,接种后的15天,室内温度要维持在18℃~28℃,以利菌种快速萌发定植,期间待菌丝至8~10cm长时,可将外袋一端解口;接种后25天,可对菌袋进行第一次刺孔增氧,以利菌丝生长速度加快,接种后35天进行第二次刺孔增氧;当菌丝长满料袋时再培养至菌丝达到生理成熟,然后转入转色出菇;在培菌期间,要保持菌种培养室室温不超过30℃,以及保持培养室内通风、干燥、没有阳光直射菌袋;(7)覆土地栽: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后即可移至菇棚进行脱袋地栽,首先在菇棚内布局开挖长于菇棚相符、宽是60~80cm、深20cm的畦床,然后按每个畦床并排码放4个菌棒、每平米码放8~10棒来布局摆码菌棒,菌棒码放好同时用泥土填满畦床及菌棒间的缝隙,使菌棒立在畦床并露出1/4,然后浇透水; 接着结合季节及当时的温湿度合理调控菇棚的温度、湿度、通风对地培菌棒进行管理;(8)出菇管理:当菇蕾大量出现时,进入出菇管理阶段;此时菇棚温度要控制在10~2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香菇出菇时间较长,春、秋、冬三季均可出菇,因此在管理上要根据不同的季节,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9)适时采收:香菇长大后,要适时进行采收上市;适时采摘的要求是要按照“先熟先采”的原则,即当菌伞尚未完全张开,菌盖长到八分成熟,其边缘稍内转成“铜锣边”时为采摘适期;(10)后期管理:第一茬菇采收结束后,要检查覆土情况,将菌棒四周覆土掩实,并通过养菌、补水措施,并按照第一茬管理方法管理至香菇整个采收过程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柳璎,未经文柳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4746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