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系统无缝切换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5867.1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1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陆志刚;王科;万庆祝;董旭柱;李鹏;陈浩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电网调度及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系统无缝切换控制方法,通过采用可重置PI控制器来替代现有的普通PI控制器,结合PQ、VF模式同步运行的控制策略,即储能系统工作时,PQ控制模块和VF控制模块均在运行,但只有其中一个运行模式下的控制模块的控制结果才输入到下一环节的控制中,而没有输入到下一环节的另一个控制模块的输出结果被屏蔽,并不产生控制效果。由此实现了储能系统离/并网无缝切换,在用户不停电的情况下实现无缝切换,提高了电能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无缝 切换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储能系统无缝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系统中具有的PQ、VF两种运行模式,由储能控制器中两套独立的PQ控制模块和VF控制模块分别控制运行,储能系统工作时,PQ控制模块和VF控制模块均在运行,但只有其中一个运行模式下的控制模块的控制结果才输入到下一环节的控制中,而没有输入到下一环节的另一个控制模块的输出结果被屏蔽,并不产生控制效果;PQ控制模块采用双闭环结构,外环为直流电压环,内环为电流环,基于dq坐标下实现P、Q解耦控制和直流母线电压控制,采用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控制其开关器件的通断;VF控制模块也采用双闭环结构,外环为交流电压环,内环为电流环,采用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控制其开关器件的通断;储能系统在两种运行模式切换时,所采用的双环控制器是可重置PI控制器,在切换瞬间把外环的PI控制器输出值重置为切换前外环的PI控制器输出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1586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