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件质量需求建模和推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6158.7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9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金芝;魏博;张伟;赵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刘春成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件质量需求建模和推理方法,用于提供一种面向软件质量需求的形式化建模、自动推理和分析平台rΣ,其包括以下步骤:设定相关概念;图形化建模,点击rΣ绘图区域,选取相应的建模元素,然后点击画布生成相应建模元素;形式化建模,根据面向软件质量需求目标建模语言Σ的语义和语法设计;策略评估,以确定实现策略是否是一个可接受的策略;策略发掘,以检查所有可能的设计选项的组合,并把这些策略按照根节点的满足状态分类;模型扩展,以捕捉不同建模结果之间的关联关系。本发明可以生成文本格式的质量需求建模结果。同时不再需要人工交互。另外支持对质量需求实现策略的多目标决策,可以捕获模型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 ||
搜索关键词: | 软件 质量 需求 建模 推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软件质量需求建模和推理方法,用于提供一种面向软件质量需求的形式化建模、自动推理和分析平台r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软件质量需求,设定建模元素,具体为:NFR型软目标:从目标的角度捕捉软件质量需求的软目标;可操作化软目标:捕捉有关需求实现知识的软目标;贡献:反映可操作化软目标的影响的概念,包括四类定性的贡献:使能、破坏、帮助和损害HURT,分别由“++”,“--”,“+”和“-”标注;满足状态:刻画软目标实现情况的概念,包括六种定性的满足状态:完全满足、部分满足、完全拒绝、部分拒绝、未知和冲突,分别标记为√,w+,×,w-,和
与或分解:位于相邻两个层次上NFR型软目标之间的关系;可操作化分解:位于可操作化软目标和NFR型软目标之间的关系;副作用:不同于所述可操作化分解的另一种位于可操作化软目标和NFR型软目标之间的关系;图形化建模,在平台rΣ中设定绘图区域,选取相应的建模元素,然后点击画布生成相应建模元素;形式化建模,根据面向软件质量需求目标建模语言Σ的语义和语法设计;策略评估,以确定实现策略是否是一个可接受的策略;策略发掘,以检查所有可能的设计选项的组合,并把这些策略按照根节点的满足状态分类;模型扩展,以捕捉不同建模结果之间的关联关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0615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