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熔盐堆缓冲盐自然循环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0734.7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6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堃;蔡创雄;赵兆颐;马志善;王纳秀;何兆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盐堆缓冲盐自然循环冷却系统,该系统包括:在浸入型板式空冷器中交汇的空气自然循环系统和熔盐自然循环系统;其中,浸入型板式空冷器包括竖直方向依次构成的熔盐进口、熔盐流道和熔盐出口以及水平方向依次构成的空气进口、空气流道和空气出口;空气自然循环系统包括:通过浸入型板式空冷器连接的进风管和出风管;熔盐循环系统包括:熔盐进口、熔盐流道和熔盐出口以及设于熔盐出口下游的导流槽。该系统通过空气直接对缓冲熔盐进行冷却,省略现有反应堆设计的中间循环回路,提高冷却效果;无需依靠散失堆芯功率维持系统处于安全状态;避免多个设备与管路事故风险,提高系统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盐堆 缓冲 自然 循环 冷却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熔盐堆缓冲盐自然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堆缓冲盐自然循环冷却系统包括空气自然循环系统和熔盐自然循环系统,所述空气自然循环系统和熔盐自然循环系统在设置于熔盐池(100)内的浸入型板式空冷器(102)中交汇;其中,所述浸入型板式空冷器(102)包括竖直方向依次构成的熔盐进口(121)、熔盐流道(122)和熔盐出口(123)以及水平方向依次构成的空气进口、空气流道和空气出口;空气自然循环系统包括通过所述浸入型板式空冷器(102)连接的进风管(110)和出风管(107);其中,所述进风管(110)与所述浸入型板式空冷器(102)的空气进口相连,所述出风管(107)与所述浸入型板式空冷器(102)的空气出口相连;熔盐循环系统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构成的熔盐进口(121)、熔盐流道(122)和熔盐出口(123)以及设于所述熔盐出口(123)下游的导流槽(124);其中,熔盐池(100)上端的高温熔盐从所述熔盐进口(121)进入,依次通过熔盐流道(122)、熔盐出口(123)和导流槽(124),最终流到熔盐池(100)的下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0073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