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市场需求响应和物理需求响应相结合的电力需求侧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86999.6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0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林扬宇;易弢;陈彬;高丙团;贾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1 | 代理人: | 陈如涛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用户需求侧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市场需求响应和物理需求响应相结合的电力需求侧优化方法,首先对可中断负荷建立优化模型,然后对实时电价建立优化模型,最后得出联合优化模型,然后根据联合优化模型,首先只考虑实时电价的情况,设定24-t的最优价格,修改t+1时的电价,再考虑可中断电价的情况,把两者电价都代入联合优化模型,再计算是否满足约束,最终根据最优电价计算当前可中断负荷和实时电价联合需求侧管理下供电公司的收益。本发明的效果在于,将市场需求响应和物理需求响应的常用措施实时电价和可中断负荷联合起来,优化结合作用于电网需求侧,对需求侧管理有显著地效用,能够削峰填谷,提高能源效率,优化用电方式。 | ||
搜索关键词: | 市场需求 响应 物理 需求 相结合 电力 优化 方法 | ||
【主权项】:
1.市场需求响应和物理需求响应相结合的电力需求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可中断负荷建立优化模型,具体如下:设定用户的类型、以及每个用户类型对应的提前通知时间、停电持续时间、停电发生时间和缺电比率;每个用户类型均对应有其用户的负荷中断量和用户类型对应的常数;设定电力系统内需要中断的用户的备用容量为Lb,共有n类用户实行可中断电价,各类用户需要签订的备用容量比例为θi%,且
那么第i类用户需要签订合同电量为Lbθi%;根据每一类用户的平均缺电成本来确定可中断电价,即某一类用户在某时段的补偿刚好等于平均的缺电成本,如下所示:λiLbθi%=a(Lbθi%)2+b(Lbθi%)-bτiLbθi%其中τi为第i类用户类型所对应的常数,且τi在[0,1]区间内;a,b为常数;那么可中断电价为:λi=aLbθi%+b-bτi进一步计算用户可中断响应系数:ϵ i = Δ L i / L i Δλ i / λ i ]]> 式中,Li表示用户愿意签订可中断的负荷量,λi表示用户的中断价格;用户可中断负荷响应弹性系数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得出,各个地区不同类用户的可中断负荷弹性系数不同;设被中断的时段为Tj,不被中断的时段为Tk,Tj+Tk=T,T为一天中划分的时段总数,那么被中断时段的用电总需求L(t)为:L ( t ) t ∈ T j = L 0 ′ t ∈ T j ( t ) - ΔL ( t ) t ∈ T j ]]> 式中,L′0(t)为正常情况下原始的电力需求(即实施峰谷分时电价后的负荷);△L(t)为供电公司对用户中断的负荷量;其次,对实时电价建立优化模型,具体步骤如下:基于ARIMA模型根据历史数据预测得到24-t的能源价格置信区间,从而设定24-t的最优价格,t时之后每小时电价预测如下:
式中,h取1,2…23-t;实时分时电价后的用电量为:
式中,et和e′t实施实时电价前后t时的用电量;E为用户电量需求弹性矩阵;假设用户转移电量平均分摊到各时段,那么实施实时电价后,用户的负荷均改变为:L 0 ′ ( t + h ) = L ( t + h ) + e t + h ′ - e t + h Δx ]]> 考虑一天内t时之后的每小时的用户负荷变化,△x为设置常数,L0(t)、L′0(t)分别为实施实时电价前后的t时后每小时的负荷以改变后的预测负荷曲线建立最小化峰荷和峰谷差的优化模型,min λ t + h max λ t + h L 0 ′ ( λ t + h , t + h ) min λ t + h [ max λ t + h L 0 ′ ( λ t + h , t + h ) - min λ t + h L 0 ′ ( λ t + h , t + h ) ] S . t λ t e t ′ - λ 0 e 0 ≥ 0 Σ λ t e t ′ Σ e t ′ ≤ λ 0 ]]> 在最大负荷约束下建立联合优化模型,具体步骤如下:本联合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为供电公司的收益最大化,在实施需求侧管理前供电公司收益为:V1=λ0Q0;式中,λ0为实施需求侧管理前用户的平均电价,Q0为实施需求侧管理前用户的总需求电量。实施峰谷分时电价和可中断电价后,供电公司的收益为:V 2 = λ t { e t - Σ t ∈ T j Σ i = 1 24 [ Δ L i ( t ) Δt ] + Σ t ∈ T k [ ξ t Σ t ∈ T j Σ i = 1 24 [ ΔL i ( t ) Δt ] ] } - Σ t ∈ T j Σ i = 1 24 [ ΔL i ( t ) Δt λ z , t ] + C W + R W ]]> 式中,CW为实施需求侧管理后所避免成本;ξt为用户负荷分配因子;RW为缓建电网的费用,其他参数与上文相同,供电公司实行需求侧管理的目标函数,即联合优化模型具体为:
因为0-t时的电价电量都已确定,所以目标函数是以t+1--23时电价为变量的函数;根据上述优化联合模型进行需求侧优化,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只考虑实时电价的情况,即可中断负荷为零,基于ARIMA模型根据历史数据预测得到24-t的能源价格置信区间从而设定24-t的最优价格,t时之前的电价已经确定,现修改t+1时的电价λt+1,使之增加△λ,再考虑可中断电价的情况,基于允许负荷的最大值约束以及最大峰谷差约束条件,把修改前后的电价都代入联合优化模型,再计算是否满足约束,如果满足约束,则求得的t+1的电价为所需最优电价,如不满足将返回本流程的第一步继续进行计算,最终根据最优电价计算当前可中断负荷和实时电价联合需求侧管理下供电公司的收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未经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8699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给水管堵头
- 下一篇:带骨架的直轴式风力发电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 计算;推算;计数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