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鲟鱼的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5614.8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8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解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水中仙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云 |
地址: | 212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鲟鱼的养殖方法,首先对水泥养殖池消毒处理,消毒后等待放苗;然后投放鲟鱼苗种,进行鲟鱼苗种温室培育;然后再将温室中养殖的鲟鱼移至水库深水网箱进行商品鱼养殖;最后进行科学喂养直至商品鱼上市。本发明是一种温室+网箱养殖商品鲟鱼的新的养殖模式,采用此方法能将电力消耗同比降低70%-80%,人工成本可以降低50%,养殖周期能缩短15-20天,能节省水资源,能提高鲟鱼成活率,成活率一般能够达到96%以上,综上所述,整个养殖方法能降低养殖成本和风险,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鲟鱼 养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鲟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水泥养殖池消毒处理:在长度8‑10米、宽度8‑10米、高度1米的正方形水泥养殖池内注入水库水0.8米,要求进水温度在28摄氏度以下;然后用高锰酸钾进行养殖池消毒,高锰酸钾用量为每立方水体用8‑10克,消毒时间48小时;消毒后将养殖池中水体全部放光,重新注入水库水至池高0.8米处,同时开启增氧机进行曝气增氧,水中溶氧量要保持在4ml/L以上,等待放苗;第二步,鲟鱼苗种投放:选着外表无损伤,无畸形的鲟鱼苗种,苗种大小为8‑12厘米;放入水泥养殖池进行人工养殖;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40条;第三步,鲟鱼苗种温室培育过程:鲟鱼苗种放入水泥养殖池后立即开启进水阀门,进水流量控制在每小时3‑5吨,24小时不间断供水,水温要求在28摄氏度以下;鲟鱼苗种入池后,选用粗蛋白在42%‑45%的膨化沉性饲料进行人工投喂,每天投喂4‑5次,每次投喂量为鲟鱼鱼体重量的3%‑5%;每天对养殖池采用人工操作吸污泵的方式进行池底吸污,吸污标准为池底无粪便及残饵;第四步,鲟鱼在水库深水网箱进行商品鱼养殖:鲟鱼苗种在温室水泥养殖池内养殖到150‑300克时,就将其转移至水库深水网箱内进行商品鱼育肥阶段;水库网箱养殖区域要选择在水质良好,水深8米,同时应具有微流、避风、向阳的大型水库水面;每个深水网箱中放入的鲟鱼要选择大小基本一致的幼鱼,每平方网箱放入30‑35条幼鱼;第五步,每天要进行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投喂饲料选用粗蛋白为40%‑42%的膨化沉性饲料,每次投喂量为箱内鱼体重的2%‑4%,同时投喂量还需根据天气水温和鲟鱼的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鲟鱼进入网箱后每隔15‑20天每箱用生石灰2‑3公斤,在生石灰中加水搅拌均匀后泼洒网箱箱体中及近旁水域,每天1次,连续3天,进行消毒防病;要坚持早中晚巡箱检查,发现有死鱼要及时捞出,重复本步骤喂养方式一直至商品鱼上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水中仙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水中仙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6561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