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硅钢采用硅合金脱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4095.0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6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东;袁皓;杨辉;舒耀;王成青;赵晨光;王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炼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硅钢采用硅合金脱氧的方法,在转炉‑RH真空精炼‑板坯连铸的生产工艺路线中,分别在转炉出钢过程和RH处理过程中添加硅合金作为脱氧剂,去除转炉区域超低碳钢中的过剩氧及RH脱碳结束的过剩氧,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1)转炉工序需沸腾出钢,出钢过程加入硅铁进行脱氧;2)RH处理过程中,采用硅铁进行预脱氧;3)RH脱碳结束后,加铝进行终脱氧,临界氧含量可按0.045%计算,并进行成分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硅合金(硅铁)脱除过剩氧,钢水硅含量可控制在0.030%以下,在实现相同脱氧效果情况下,减少铸坯中Al2O3夹杂数量,同时降低脱氧合金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钢 采用 合金 脱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低硅钢采用硅合金脱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转炉‑RH真空精炼‑板坯连铸的生产工艺路线中,分别在转炉出钢过程和RH处理过程中添加硅合金作为脱氧剂,去除转炉区域超低碳钢中的过剩氧及RH脱碳结束的过剩氧,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1)转炉工序需沸腾出钢,出钢过程加入硅铁进行脱氧,不加入其他脱氧剂,硅铁加入量根据冶炼终点钢水氧含量[%O]进行调整,其加入量计算公式如下:脱氧硅铁量(t)=([%O]‑0.05%)×钢水量(t)÷硅铁含硅÷硅铁收得率——公式1;2)RH处理过程中,根据初始氧含量,在保证脱碳氧足够的情况,在处理过程中也采用硅铁进行预脱氧,加入量按公式1计算;3)RH脱碳结束后,首先按2~5kg/t·钢加入白灰粒,隔离钢包顶渣,循环3min以上,加铝进行终脱氧,临界氧含量可按0.045%计算,并进行成分调整;所述转炉出钢后需进行扒渣作业,防止精炼回硅,进一步降低成品硅含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2409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