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溶性HIV-1整合酶重组蛋白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8288.5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5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华;李杉;刘斌;何红秋;段彦华;张小轶;谭建军;王存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12 | 分类号: | C12N9/12;C12N15/7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可溶性HIV-1整合酶重组蛋白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诱导表达、菌体破碎、纯化等步骤,所用表达培养基含有15-35g/L胰蛋白胨,10-20g/L酵母提取物,2-3g/L氯化钠,1g/L葡萄糖,10-15g/L甘油,2.05g/L磷酸氢二钠,1.27g/L磷酸二氢钠,50mg/L硫酸镁,60mg/L卡那霉素,所用裂解缓冲液含有20mM 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1M氯化钠,2mM β-巯基乙醇,0.3mg/ml溶菌酶,5mM咪唑,pH值为9.0。表达培养基可保证宿主菌的正常生长和目的蛋白的高效表达,裂解缓冲液可加强菌体的破碎效果,增加目的蛋白的可溶性,最终提高目的蛋白的产率。 | ||
搜索关键词: | 可溶性 hiv 整合 重组 蛋白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可溶性HIV‑1整合酶重组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 将以pET‑28a(+)载体为基础构建的整合酶重组蛋白表达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挑取阳性克隆接种于5 ml含有50 mg/L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37 ℃摇床振荡培养12‑16 h得到培养物;(2) 将(1)中的培养物按体积比1 %接种于表达培养基中,37 ℃摇床振荡培养至菌液OD600值达到0.8,加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至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的终浓度为0.4 mM,37 ℃摇床振荡培养4‑5 h得到培养物;所述表达培养基含有15‑35 g/L胰蛋白胨,10‑20 g/L酵母提取物,2‑3 g/L氯化钠,1 g/L葡萄糖,10‑15 g/L甘油,2.05 g/L磷酸氢二钠,1.27 g/L磷酸二氢钠,50 mg/L硫酸镁,60 mg/L卡那霉素;(3) 将(2)中的培养物离心得到沉淀,每100 mg沉淀用1 ml裂解缓冲液重悬,室温孵育30 min,反复冻融两次之后置于冰浴中超声破碎10 min,4 ℃离心收集上清液;所述裂解缓冲液含有20 mM 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1 M氯化钠,2 mM β‑巯基乙醇,0.3 mg/ml溶菌酶,5 mM咪唑,用氢氧化钠调pH值至9.0;(4) 将(3)中的上清液进行镍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依次用含有20 mM、50 mM、100 mM、250 mM咪唑的洗液进行梯度洗脱,将收集到的含有目的蛋白的洗脱液透析除盐,并进行分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8828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真实数据来驱动仿真的虚拟环境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