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饿蚂蟥提取物及其化学组份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1905.2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3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钟振国;董明姣;杜正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48 | 分类号: | A61K36/48;A61P31/20;A61P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饿蚂蟥提取物化学组份的提取分离方法及其应用,是以中草药饿蚂蟥为原料,经乙醇浸提回收溶剂后得到总浸膏A,总浸膏用水分散,再依次用极性由小到大的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回收溶剂得到石油醚萃取物B,乙酸乙酯萃取物C,正丁醇萃取物D,95%乙醇萃取物E,75%乙醇萃取物F。最后,采用D101大孔树脂对C、E、F部位进行分离,分别得到C1,C2,C3,C4;E1,E2,E3,E4,E5;F1,F2,F3,F4,F5。通过体外实验表明饿蚂蝗各提取物及组份对HepG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具有抑制作用。饿蚂蝗各提取物及组份可用于制备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方面的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蚂蟥 提取物 及其 化学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饿蚂蝗提取物及其化学组份,其特征是以中草药饿蚂蝗为原料,经乙醇浸提得乙醇总提物A,采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对A进行分离,得到石油醚萃取物B、乙酸乙酯萃取物C、正丁醇萃取物D、95%乙醇部位E与75%乙醇部位F五个部位。并采用D101大孔树脂对C、E与F进行柱分离得到C1,C2,C3,C4,E1,E2,E3,E4,E5,F1,F2,F3,F4,F5共14个组份。其中A、C、E、F及其各组份具有明显抑制HBV作用,尤其以组份C4、E5、F3与F5活性作用较强;饿蚂蝗提取物的制备提取方法,按以下步骤制备:a)将干燥的饿蚂蝗根、茎或叶粉碎加入6‑10倍原料重量的60~98%(V/V)的乙醇浸泡12小时后,加热回流提取2~3次,每次2小时,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总浸膏A;b)总浸膏A用水分散,再依次用极性由小到大的有机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95%乙醇、75%乙醇)进行萃取,回收溶剂得到石油醚萃取物B,乙酸乙酯萃取物C,正丁醇萃取物D,95%乙醇萃取物E,75%乙醇萃取物F;c)采用D101大孔树脂对乙酸乙酯萃取物C,95%乙醇萃取物E,75%乙醇萃取物F进行柱分离,采用10%乙醇、30%乙醇、50%乙醇、70%乙醇、100%乙醇依次洗脱,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C分离得到C1,C2,C3,C4四个组份;95%乙醇萃取物E分离得到E1,E2,E3,E4,E5五个组份;75%乙醇萃取物F分离得到F1,F2,F3,F4,F5五个组份,共计14个组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6190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营养保健食用油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减少刺激的复合抑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