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和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体外模型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5259.6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强;刘志恒;李新奎;李昂;高扬;孙振;陈宇飞;张威林;张泳照;万中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786 | 分类号: | C12N5/0786;C12N5/0783;C12N5/077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和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体外模型构建方法,即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人椎间盘免疫赦免的作用机制。本发明共培养模型较好模拟了体外人髓核细胞和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可为体外椎间盘免疫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实验思路。发明人已在研究:FasL在椎间盘免疫赦免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中,采用该共培养模型。此研究通过上调椎间盘退变患者髓核细胞中的FasL表达量,并与免疫细胞共培养后发现,FasL在髓核细胞中的上调可有效增加免疫细胞的凋亡比例。 | ||
搜索关键词: | 椎间盘 细胞 免疫 相互作用 体外 模型 构建 方法 | ||
【主权项】:
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和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体外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1)人髓核细胞分离及培养首先将髓核组织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弃去其中的纤维环组织节软骨板,将剩余的髓核组织在室温下置于胰蛋白酶溶液中消化,随后离心弃去上清液,在室温下用Ⅱ型胶原酶静止消化后,再离心,弃去上清液,细胞用PBS液冲洗离心后以45μm孔径的尼龙过滤网滤去剩余组织,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再以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将细胞接种于培养瓶内,置于37℃含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每三天换液一次;2)人外周血巨噬细胞的分离及培养2.1)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分离利用肝素抗凝管抽取外周血,以1:3的体积比将抽取的外周血加入RPMI‑1640培养基并混匀,随后再以1:1的体积比缓慢加至细胞分离液Ficoll‑Paque中,室温下以800×g离心30分钟,随后吸取白膜层即为外周血单核细胞;2.2)巨噬细胞分离及培养将外周血单核细胞接种于含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置于37℃含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24h后,弃去培养瓶中上清液,即去除非粘附细胞,向剩余的粘附细胞中加入18ng/mL浓度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20ng/mL浓度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培养5天后,得到的粘附细胞即为外周血巨噬细胞;3)人外周血CD8+T细胞分离及培养利用CD8+T‑cell Positive Isolation Kit试剂盒,根据说明,对外周血淋巴细胞逐步分离,得到外周血中的CD8+T细胞;4)人髓核细胞和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体外模型采用半透膜孔径为0.4μm的Transwell inserts插入式小室建立非接触共培养模型,将第1步得到的髓核细胞与免疫细胞(即巨噬细胞或CD8+T细胞)按1:1的体积比共培养;具体操作为:以1.5×106/孔的数目将髓核细胞接种于六孔板,以含1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作为培养基;将1.5×106的巨噬细胞或CD8+T细胞接种于Transwell inserts小室,并插入六孔板中,共养48小时后,根据实验目的对髓核细胞、巨噬细胞或CD8+T细胞进行相关检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8525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刺嫩芽降血糖茶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可控排出的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