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湿法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9543.2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1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孟博;杜显振;关成善;宗继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海特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800 山东省枣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湿法制备工艺,三元前驱体的合成过程是将络合剂氨水、金属镍钴锰离子的水溶液和沉淀剂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在保护气体条件下,进行三元前驱体液相制备;三元材料的合成过程是三元前驱体与锂盐经球磨、搅拌、粉碎、快速干燥后,于马弗炉中进行前段烧结。前段烧结后物料按比例二次引入锂盐,混料后于马弗炉中进行二次烧结,得到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其制备过程简单,制备的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度在0.5-10微米范围内可控且分布均匀,电化学性能优异。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三元 正极 材料 湿法 制备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湿法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三元前驱体的制备:在溶有氨水底液的反应釜中,预先通保护气体30‑60min,再按比例称取的镍、钴、锰金属盐和络合剂依次加入至反应釜,并利用氢氧化钠控制釜内液的pH 值在8‑11 之间,持续反应15‑100 小时,反应结束后利用离心机分离出溶液中的沉淀物,将沉淀物于80‑120℃条件下进行烘烤,干燥后即得氢氧化镍钴锰前驱体;第二步:三元材料的合成:按1:(1.0‑1.1)比例称取三元前驱体与锂盐,利用球磨设备对其进行粒度控制并初步混匀,出料后加入搅拌机,并按质量称取相应质量的分散剂加入进行搅拌,持续搅拌1‑5h后,利用浆料粉碎设备控制粒子尺寸,并于快速干燥设备中在100‑300℃条件下将混合物料瞬间干燥得到干料,以保证湿法环境下物料分布的均匀程度,将上述得到的干料平铺于匣钵内,并控制物料厚度,然后利用马弗炉500‑700℃保温4‑6h,得到三元正极材料的前段烧结物,待前段烧结物冷却后称量物料质量,按比例二次引入锂盐,并将物料按顺序转移入混料设备,设置好运转时间,对上述干料进行混合,在物料混合均匀后,分离物料和小球,按质量均分所得物料,再次利用匣钵焙烧混合后料样,650‑850℃烧结8‑15h,烧结结束后,待物料冷却后研磨过筛,封装收集即得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海特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海特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7954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承锁紧圈的挤压工装设备
- 下一篇:汽车冲压件检测扩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