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扇贝的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3526.8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0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曹善茂;李春茂;梁忠德;印明昊;刘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岛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扇贝的养殖技术,该扇贝为岩扇贝(Crassadomagigantea),其原产地为阿拉斯加至加利福尼亚南部墨西哥湾,底栖生活,适温范围较广,属于广温种,该技术属渔业养殖技术领域,该技术包括种贝的人工升温促熟;人工控制下的排卵、受精;控温下的孵化;D型幼体的人工选育;浮游幼体的培育;匍匐幼体的附着;稚贝的人工培育;稚贝-幼贝的室外(海上、养殖池)中间育成;幼贝-成贝的人工笼式养殖;幼贝-成贝的底播增殖;幼贝-成贝的附板养殖。岩扇贝个体大,生长较快,适温广,垂直分布范围大,适合辽宁、山东海域引种养殖,市场前景广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扇贝 养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扇贝的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养殖:(1)种贝的人工升温促熟:从加拿大温哥华海域引进岩扇贝种贝,其中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数量比为2:1,雌雄分别暂养,暂养密度为每立方水体5‑10个;亲贝入池后以自然海区水温为基础,先稳定2~3天,如果海区水温低于5℃ ,每天升温0.2~0.5℃,升到海区水温5~6℃时稳定5~6天,然后逐渐升到海区水温8~10℃稳定待产;如果海区水温高于5℃ ,可每天0.2~0.5℃逐渐升到海区水温8~10℃稳定待产;(2)人工控制下的排卵、受精;控温下的孵化:经过促熟以后,岩扇贝种贝性腺特别饱满,雌贝性腺呈桔红色中橘红色,雄贝性腺呈乳白色,性腺指数达15%以上;当正常换水或倒池发现有少量亲贝排放时,再恒温控制2~3天;若正常换水时亲贝大量排放,便可进行人工催产;人工催产方法是:先将亲贝冲净,阴干0.5~1小时,然后放入比原池水温高2~3℃的水中,雌雄分开,1~2小时后大量排放,泼精液于产卵池中,显微镜下卵子周围有2~3个精子即可,产卵结束后立即施2×10‑6和抗生素和3×10‑6的EDTA;若第1次产卵量不够,留下亲贝暂养3~5天,亲贝会再次大量排放;(3)D型幼体的人工选育:经人工控制下的排卵、受精下的受精卵孵化到D 形幼虫时进行选育,用软管虹吸的方法将幼虫导出,用250目网浓缩,然后移至培育池培养,培育密度8~10个/ml,水温至13~14℃;(4)浮游幼体的培育:浮游幼体培育适宜密度为8~10个/毫升,培育水温为16℃~18℃;饵料以金藻为主,投饵量为2万‑3万个/ml/天,幼虫长到130μm 后混合投喂扁藻,投饵量为0.03‑0.2万个/ml/天;每天换水两次,每次换水50%,根据水质情况3‑5天倒池一次;在16‑18℃左右的水温条件下,如果饵料种类适合,数量满足需要,则经过20天左右的培养,幼体就能结束其浮游生活而变态附着;(5)匍匐幼体的附着:幼体结束其浮游生活而变态附着时,采用适宜的附着基投放池中,供变态稚贝附着;当幼体即将结束浮游生活变态附着时,在其口沟后方、平衡器下方生出一个黑点称眼点,初生眼点小而不规则,第二、三天变成圆形且比较明显,眼点的出现,是幼虫变态附着的标志;投放附着基的时机应在眼点幼体比例达总量的60%以上时开始;投放附着基前,先倒池,然后采用抛投的方式,尽可能使得附着基均匀布放;下附着基后要加大换水量和换水次数,同时增加投饵量; (6)稚贝的人工培育:换水每天2次,每次1/2;投饵:金藻和/或硅藻,扁藻;当附着稚贝壳高达500~600微米时,定量计数出池至海上进行中间育成;稚贝出池前换水时进行降温,每天降温1~2℃,直到与室外中间育成海域温差少于5℃为止;用50目的聚乙烯网袋,规格为50*30cm,每袋装稚贝3~5万,每8‑12袋用尼龙绳拴成一吊;(7)稚贝‑幼贝的室外中间育成:采用海上或养殖池室外中间育成, A.贝苗的中间育成;B.暂养海区,选择水清流速缓、风平浪静、饵料丰富的内湾;C.暂养时间与分苗,当贝苗生长到0.3cm以上时,用滤筛网将0.3cm以上个体筛出,装入暂养笼中;小于0.3cm以下者继续在网袋中暂养,经过一段时间再进行筛选;贝苗在暂养笼内培育3~4个月,壳高达2‑3cm以上时应筛选分苗,放入养成笼进行养成;D.中间育成的方法,中间育成通常采用暂养笼育成;暂养笼直径30cm左右,分为6~7层,层间距15cm,网目4~5毫米;0.5cm的苗种,每层放1000个,1cm的苗种,每层放500个;1.5cm以上的苗种,每层放200~300个;一个长60米浮绠,可挂100笼;E.海上中间育成期间;及时分苗,合理疏养;育成水深2~3米,如水温过高应挂养在8~10米水层;F.出池规格与质量,壳高≥2.0cm,规格合格率≥90%;畸形率和伤残死亡率总和≦5%;(8)幼贝-成贝的养殖:采用人工笼式养殖、底播增殖或附板增养殖三种养殖方式中至少一种;A.所述幼贝‑成贝的人工笼式养殖: 扇贝壳高达到5cm以上,分苗装入养成笼中后实行扇贝养成,养成时按下述条件管理:1)调节养殖水层:春季将网笼处于3米以下的水层,夏季水深降到5米以下的水层,同时严忌网笼沉底;2)清除附着物:要勤洗刷网笼,勤清除贝壳的附着物,避免在严冬和高温条件下进行工作;3)确保安全:在养成期间,由于个体不断长大,需及时调整浮力,防止浮架下沉,观察架子和吊绳保证安全;4)换笼:随着扇贝的生长,附着和固着生物的增长,水流交换不好,及时作好更换网笼和网衣网目的工作;B.所述幼贝‑成贝的底播增殖: 扇贝苗种底播规格应在3.5cm以上,底播时间一年当中春秋两季即可,底播密度每平方米20~25粒,底播海区应选择流水通畅,铒料丰富,最好是岩礁底质;C.所述幼贝‑成贝的附板增养殖:用水泥或其它硬质材料做成50*50cm的挂板,然后在板上预留直径5cm,深0.5cm的坑,将壳长2‑3cm的幼贝放入坑中,然后用网固着,待其自然附着后,去掉网,任其自然附着生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岛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海洋岛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7352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