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印刷机串墨辊串动影响因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3147.9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9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初红艳;杨俊敬;王悦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41F31/10 | 分类号: | B41F3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印刷机加墨量自动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计算印刷机串墨辊串动影响因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串墨辊串动性能仿真分析提取样本数据;根据样本数据设计模糊控制器,并采用遗传算法同时优化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度函数和控制规则;采用优化后得到的模糊控制器计算任意条件下的串动影响因子。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墨区间距、串动量以及串动速度输入到优化后得到的模糊控制器,得到中间墨区加墨时对自身墨区和邻近墨区的串动影响因子,端部墨区加墨时的串动影响因子可由中间墨区加墨时的情况推导得到。本发明将串动影响定量化,可用于墨键开度控制,提高油墨设置的精确度,从而提高印刷品的色彩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 印刷机 串墨辊串动 影响 因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计算印刷机串墨辊串动影响因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串墨辊串动性能仿真分析提取样本数据;步骤二,根据样本数据设计模糊控制器,并采用遗传算法同时优化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度函数和控制规则,方法如下:(1)确定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以d、h和v为输入量,w为输出量,其中:d:墨区间距,用墨区个数表示;h:串动量,用墨区个数表示;v:串动速度,表示串墨辊来回串动1次,印版滚筒所转过的转数;w:串动影响因子,若其表示自身墨区的串动影响因子,则其值即为对自身墨区的串动影响因子;若表示邻近墨区的串动影响因子,其值为两个对称墨区的串动影响因子之和;(2)确定模糊论域、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设一个墨区加墨最多影响到距离其m个墨区的开度设置,则墨区间距d的实际论域为[0,m];设串动量最大为p个墨区,则h的实际论域为[0,p];设串墨辊来回串动1次,印版滚筒最多转过q转,则v的实际论域为[0,q];串动影响因子w为小于1的正数,设其最大值为s,则其实际论域为[0,s];将d、h和v的实际论域转换到模糊论域[0,1],则量化因子w的模糊论域和实际论域相同,则比例因子kw=1;m,p,q的取值由实际印刷机结构确定;(3)采用遗传算法同时优化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度函数和控制规则;(4)采用重心法去模糊化;步骤三,采用优化后得到的模糊控制器计算任意条件下的串动影响因子,方法如下:(1)分别计算端部和中间加墨墨区对自身墨区的串动影响因子w0:如果加墨墨区号不是1也不是n,那么该加墨墨区是中间墨区,则将墨区间距d=0和该条件下的串动量和串动速度作为输入量,输入到优化后得到的模糊控制器,可得该加墨墨区对自身的串动影响因子w0;n表示印刷机的墨区数,其数值取决于实际的印刷机结构;墨区间距d表示计算墨区与加墨墨区的距离,用墨区个数表示,其取值范围取决于实际印刷机结构;如果墨区号是1或者是n,那么该加墨墨区是端部墨区,则先通过模糊控制器计算出中间任意一个墨区加墨时,其对自身墨区的串动影响因子和对d=1的两个对称墨区中一个墨区的串动影响因子,二者的和即为对自身墨区的串动影响因子;(2)将墨区间距d=1,2,……、串动量和串动速度输入到优化后得到的模糊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量即为该加墨墨区对邻近墨区的串动影响因子wi,i=1,2,……;(3)将控制器的输出量,也即串动影响因子,进行累加得wsum,当wsum大于0.95且小于1.05时,停止计算;(4)计算该加墨墨区对自身和其中一侧墨区的串动影响因子:对自身的串动影响因子为(1)中得到的w0;对其中一侧墨区的串动影响因子为(2)中得到的wi的一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7314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