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圈编码器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4106.2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4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苑晓蕾;金雷;牟进勇;张世炎;陈俊;刘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津伯仪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12 | 分类号: | G01D5/12;G01D18/00;G01B7/3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胡京生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检测电路,特别涉及一种针对单圈编码器的单圈编码器检测电路。包括单片机及外围电路、数码管显示模块及外围电路,单片机及外围电路与数码管显示模块及外围电路与连接;单圈编码器通过单圈编码器连接端口与单片机相连,并根据单片机片选指令将角度数据发送给单片机,经过单片机处理后将数码管显示数据发送给数码管显示模块,并将数据以十进制数字的方式通过数码管显示电路显示出来。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检测直观,方法简便。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器 检测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单圈编码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及外围电路、数码管显示模块及外围电路,所述单片机及外围电路与数码管显示模块及外围电路连接;所述单片机及外围电路的连接关系为,电阻R1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K极接正电源,电阻R1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的A极和电容C3的一端接单片机U1的复位输入引脚RESET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晶振Y1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接单片机U1的反向振荡放大器与片内时钟操作电路的输入引脚XTAL2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晶振Y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接单片机U1的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出引脚XTAL1端,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U1的电源输入引脚VCC端和单片机U1的A/D转换器的电源输入引脚AVCC端接正电源,单片机U1的电源地GND端接地;电容C4的一端接单片机A/D 的模拟基准输入引脚AREF,电容C5的一端接正电源,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单圈编码器连接端口P1的1引脚接电源,单圈编码器连接端口P1的2引脚接单片机U1的PD5端口,单圈编码器连接端口P1的3引脚接地,单圈编码器连接端口P1的4引脚接单片机U1的PD6端口,单圈编码器连接端口P1的5引脚接单片机U1的PD7端口;所述的数码管显示模块及外围电路连接关系为:数码管显示模块DS1的位选引脚1端接单片机U1的PB3端口,数码管显示模块DS1的位选引脚2端接单片机U1的PB2端口,数码管显示模块DS1的位选引脚3端接单片机U1的PB1端口,数码管显示模块DS1的位选引脚4端接单片机U1的PB0端口;数码管显示模块DS1的段选引脚A端和排阻R2的1引脚接单片机U1的PE0端口,数码管显示模块DS1的段选引脚B端和排阻R2的2引脚接单片机U1的PE1端口,数码管显示模块DS1的段选引脚C端和排阻R2的3引脚接单片机U1的PE2端口,数码管显示模块DS1的段选引脚D端和排阻R2的4引脚接单片机U1的PE3端口,数码管显示模块DS1的段选引脚E端和排阻R2的5引脚接单片机U1的PE4端口,数码管显示模块DS1的段选引脚F端和排阻R2的6引脚接单片机U1的PE5端口,数码管显示模块DS1的段选引脚G端和排阻R2的7引脚接单片机U1的PE6端口,数码管显示模块DS1的段选引脚DP端和排阻R2的8引脚接单片机U1的PE7端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津伯仪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津伯仪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55410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