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低温蓄热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8583.6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5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信荣;郑秋云;张钦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大工学院绍兴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中低温蓄热单元,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蓄热放热效率的中低温蓄热单元。具体的为一种中低温蓄热单元,包括蓄热壳体1,设置在壳体内的换热器15、16和相变蓄热材料1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管包括回型蓄热换热管15,载热工质从热源入口6进入蓄热体11,把热量储存在相变蓄热材料中;所述的换热管还包括回型放热换热管16,放热工质经冷源从冷源入口4进入蓄热体11,吸收相变蓄热材料的潜热和显热,带着热量排出冷源出口3;所述的回型蓄热换热管和回型放热换热管彼此独立设置。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改变换热器结构,提高换热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蓄热 单元 | ||
【主权项】:
一种中低温蓄热单元,包括蓄热体壳体(1),设置在壳体内的换热管(15、16)和相变蓄热材料(1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管包括回型蓄热换热管(15),载热工质从热源入口(6)进入蓄热体(11),把热量储存在相变蓄热材料中;所述的换热管还包括回型释热换热管(16),释热工质经冷源从冷源入口(4)进入蓄热体(11),吸收相变蓄热材料的潜热和显热,带着热量排出冷源出口(3);所述的回型释热换热管和回型蓄热换热管彼此独立设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大工学院绍兴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学,未经北大工学院绍兴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41858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