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谐振腔的温度补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7115.7 | 申请日: | 201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3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轶冬;刘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飞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传媒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30 | 分类号: | H01P1/30;H01P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地址: | 10110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谐振腔的温度补偿机构,所述温度补偿机构安装在谐振腔的腔体壁上,所述温度补偿机构包括扰动金属棒、动力源、偏置构件、外壳、接触簧片、动力源活动前端和扰动金属棒连接棒。本实用新型的温度补偿机构适用于矩形波导谐振腔和圆柱波导谐振腔,同样也可以应用在同轴腔中。将该温度补偿机构安装在谐振腔合适的位置上,扰动金属棒即会插入谐振腔中。当温度变化时,温度补偿机构中的动力源和偏置构件会共同作用,推动扰动金属棒改变位置,从而调节谐振腔的频率,起到温度补偿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谐振腔 温度 补偿 机构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谐振腔的温度补偿机构,所述温度补偿机构(100)安装在谐振腔的腔体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补偿机构(100)包括扰动金属棒(101)、动力源(102)、偏置构件(103)、外壳(104)、接触簧片(105)、动力源活动前端(106)和扰动金属棒连接棒(107);其中: 外壳(104)为具有封闭端和开放端的柱体腔,外壳(104)的封闭端处于谐振腔的腔体之外,外壳(104)的开放端处于谐振腔的腔体之内; 外壳(104)的两侧开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用以连接安装在扰动金属棒(101)的开放端的扰动金属棒连接棒(107); 扰动金属棒(101)的棒体部分伸出外壳(104)的开放端之外,伸入到所述谐振腔的腔体内; 动力源活动前端(106)的一端抵在扰动金属棒连接棒(107)上,动力源活动前端(106)的另一端安装在动力源(102)的前方以随着动力源(102)受热膨胀而伸缩移动; 动力源(102)位于所述扰动金属棒(101)的空心棒体的内部,并与外壳(104)为一体结构; 所述偏置构件(103)的一端抵在所述扰动金属棒(101)的空心棒体的内侧,偏置构件(103)位于动力源(102)和扰动金属棒(101)的内壁之间以提供与动力源(102)相反方向的作用力; 在靠近外壳(104)的开放端一侧的内壁上形成有与外壳(104)的开放端平面平行的环形凹槽,接触簧片(105)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之中并与扰动金属棒(101)弹性接触,并且扰动金属棒(101)在上下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与接触簧片(105)的良好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飞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传媒大学,未经北京飞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传媒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41711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