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短应力线轧机输出轴的轴向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8790.0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5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则人;王丹华;孟继跃;蔡宏宇;丁金龙;邓梁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苏冶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5/12 | 分类号: | B21B35/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短应力线轧机输出轴的轴向定位结构,包括一输出轴、一第一轴承、一轴套和一托板;所述轴套套设在输出轴的输出端,托板与输出轴的输出端面之间经螺栓固定连接,第一轴承套设在输出轴外,第一轴承与托板分别位于所属轴套内承压台阶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与第一轴承在输出轴的轴向上间隔布置,即轴套与第一轴承之间沿输出轴周向形成有一环形间隙,该轴向定位结构可防止连接输出轴端面和托板的螺栓因花键副间隙导致的径向和周向的剪切应力和弯曲扭力而折断。 | ||
搜索关键词: | 应力 轧机 输出 轴向 定位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短应力线轧机输出轴的轴向定位结构,包括一输出轴(1)、一第一轴承(2)、一轴套(4)和一托板(7);其中:所述输出轴(1)的输出端在轴向上由两段截面面积大小不同的部分组成,分别为第一输出段(10)和第二输出段(9),第一输出段(10)的截面积小于第二输出段(9)的截面积,以此在第一输出段(10)和第二输出段(9)的衔接处形成一轴肩,输出轴(1)的输出端面位于第一输出段(10)上;所述轴套(4)套设在输出轴(1)的输出端,对应于所述轴肩,轴套(4)内壁中段沿内壁周向有一圈凸起,该凸起作为承压台阶(6),该承压台阶(6)具有两个相背的承压面,分别为第一承压面和第二承压面,所述第一承压面与轴肩相对;所述托板(7)与输出轴(1)的输出端面之间经螺栓(8)固定连接,且托板(7)抵压在所述承压台阶(6)的第二承压面上,且托板(7)位于轴套(4)内;所述第一轴承(2)套设在输出轴(1)外,第一轴承(2)与托板(7)分别位于承压台阶(6)的两侧,且第一轴承(2)位于所述轴套(4)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4)与第一轴承(2)在输出轴(1)的轴向上间隔布置,即轴套(4)与第一轴承(2)之间沿输出轴(1)周向形成有一环形间隙(1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苏冶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宝钢苏冶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16879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