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盐灸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3548.3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7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许凯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11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产品涉及一种临床适用的盐灸器具,具体涉及是一种传统的“竹圈盐灸”器具的开发与利用,本实用新型产品克服现行教科书单一的隔盐灸理论,为临床艾灸领域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易于控制艾灸温度,临床使用安全的隔盐灸方法。为解决隔盐灸适用于临床治疗和可操作性,本实用新型产品采用南方盛产的毛竹,直径70~90mm,无开裂,随意锯成长约30mm的竹圈,底层用两层纱布封底,周边用强力橡皮筋固定,内放入食盐15~20g,平铺底层,再放入适量艾绒,压实,直接点燃即可施灸。形成类似于中医“砭盐术”的温灸器具,因施灸面积大,火力集中,灸后皮肤不起泡,不产生灸疮和瘢痕,且临床作用明显等特点,病人有很明显的舒适感,受到广大患者的接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器具 | ||
【主权项】:
一种盐灸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盐灸器具主体是一竖直方向导通的壳体,所述壳体为一段导通的毛竹锯成的竹圈,所述壳体的底部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上设置有食盐,所述导热层封闭底部开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未经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11354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棉花收获机的采摘装置
- 下一篇: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