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蝴蝶兰品种的植株再生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7538.X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4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兰思仁;吴少华;何碧珠;何官榕;钟凤林;林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蝴蝶兰品种的植株再生方法,属于蝴蝶兰栽培领域。选取蝴蝶兰品种植株上长度为2~5厘米的花梗腋芽茎段为外植体材料,经过茎尖2~3周的诱导培养,25~30天逐渐形成原球茎,不断分割进行继代加速繁殖,将1厘米高的幼苗移入壮苗培养基上培养3~6个月,20~25天诱导生根后长到8~10厘米高即可进行移栽,成活率高达95%以上;苗木成活后生长健壮,长势良好。本发明可以使优质蝴蝶兰品种在短时间内建立无菌株系进行大量产业化生产,并可以周年生产,繁殖速度快,为消费者提供各种颜色新、鲜、香、艳花朵造型一致的产品;为企业提供技术含量高的生产技术,使其植株大小一致,便于花期控制和产业化统一管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蝴蝶兰 品种 植株 再生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蝴蝶兰品种的植株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蝴蝶兰品种的植株,从健壮母株上切取长度为2~5厘米的花梗腋芽茎段为外植体材料,经过茎尖2~3周的诱导培养,生长点开始呈绿色,茎叶先开始生长,然后生长点的基部开始肥大,25~30天逐渐形成原球茎,形成的原球茎通过不断分割,进行继代加速繁殖直到获得所需数量为止,将1厘米高的新形成的幼苗移入较大的培养容器壮苗培养基上培养3~6个月,20~25天诱导生根后长到8~10厘米高即可进行移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7753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逆变器装置
- 下一篇:基于用户和数据属性推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