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泥鳅工厂化育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4129.8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5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述智;夏伟;朱绍辉;张浩;王晓丽;徐权汗;李之详;许团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中仁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鳅工厂化育苗方法,它包括亲鳅暂养,人工催产,人工育苗,稚鱼培养的步骤。可以早出苗,当年即可养成商品规模;成苗率高;幼苗体格健壮,养成时成活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泥鳅 工厂 育苗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泥鳅工厂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人工催产,上午10时左右,向放有棕片的池中以雌雄比例为1:2放入暂养的亲鳅,亲鳅经浓度为30%的氯化钠溶液浸浴5分钟,升温至25℃,并进行冲水,亲鳅经异性刺激,温度刺激,水流刺激,第二天即可自然同步产卵;采收附有受精卵的棕片,转入孵化池,25℃进行孵化,24小时出膜,三天后即可游动;二、人工育苗,向水深50厘米前一天已接种过轮虫的育苗池内以每平方米5万尾左右放入幼苗,轻轻充氧,再将水逐步加深至1米,每天除轮虫外,还要补充人工饵料,每天投喂2—3次,并每天换水;三、稚鱼培养,经培育幼苗长至1厘米时,可采用池塘网箱培育的方式进行培养,每亩池塘放4只40目左右的网箱,水深50厘米,以每平方米2000尾的数量向网箱内放幼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中仁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中仁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5412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