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嵌入液晶显示器中的复合式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6467.7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7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帅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帅龙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B32B37/02;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可嵌入液晶显示器中的复合式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以化学强化玻璃为基材,以微影光化学蚀刻法与印刷涂布法在化学强化玻璃上复合叠加光学层后与偏光片贴合形成具备偏光效应的复合式面光源光学基板,在以此面光源光学基板做为液晶面板的下玻璃基板与下偏光片制作液晶面板,最后将外置元件贴附在液晶面板上即完成可崁入液晶显示器中的复合式背光模组。上述的可嵌入液晶显示器中的复合式背光模组具有高辉度、超薄型化与高效能制造的优点,产品设计可区分为侧入光式与直下入光式,主要应用于液晶显示器。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 液晶显示器 中的 复合 背光 模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可嵌入液晶显示器中的复合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导光层透明基材,呈薄板状且为化学强化玻璃材质,其化学强化玻璃厚度范围为0.1毫米至5毫米;一扩散层,扩散层用于使出光面光线扩散均匀呈面型光源且可调整面型光源的色温,可依印刷涂布法涂布在上透明通光层层上,所用材质为添加二氧化硅的微、纳米粒子与颜料与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依不同比例调配,其光穿透率范围为30%至98%;一光学微结构层,光学微结构层在导光层透明基材上以高折射率的材质依微影光化学蚀刻法或印刷涂布法在该导光层基材上形成预定光学微结构层图像,光学微结构层的单点结构范围以微影光化学蚀刻法制造为0.028微米至200微米,以印刷涂布法制造为10微米至200微米,用于使入射光线因其预定光学微结构层图像拦光折射,可调整预定图像来调整入射光于面型光源模组的光线分布,其材质可由添加二氧化钛或银或铝的微、纳米粒子与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一上、下透明通光层,分别为上与下透明通光层以透明材质树脂依印刷涂布法涂布在导光层透明基材与光学微结构层的反射面上,主要作用于使未经光学微结构层拦光折射的光线通过至反射层与扩散层,其材料为透明材质树指,可由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一上反射层,上反射层主要作用于使遮光层范围内通过上透明通光层的光线避免被遮光层吸收造成光能量损失,可依印刷法涂布在导光层上,所用材质为添加二氧化钛或银或铝的微、纳米粒子与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一下反射层,下反射层主要作用于使通过透明通光层的光线,反射通过至导光层,再经光学微结构层拦光折射至扩散层,可依印刷涂布法涂布在下透明通光层上,所用材质为添加二氧化钛或银或铝的微、纳米粒子与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一遮光层,遮光层主要作用于遮蔽液晶面板非显示区域的光源,可依印刷法涂布在上反射层上,所用材质为添加颜料的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依不同比例调配;一保护层,保护层用于保护下偏光片,避免面光源光学基板于液晶面板制造过程中发生刮伤,可依印刷涂布法涂布在下偏光片与遮光层上,其材料为透明材质树脂,可由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一下偏光片,下偏光片用于替代液晶面板的下偏光片功能,其结构可区分为偏光基体与支撑保护层;一连结层,连结层用于连结偏光片与扩散层,可依印刷涂布法涂布在扩散层上,其材料为透明材质树脂,可由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一发光源模组,发光源模组主要作用于提供入射光源予导光层;一光源反射片,光源反射片主要作用于将发光源模组的入射光源集中反射至导光层;一缓冲材,缓冲材主要作用于提升液晶显示器的防震与耐冲击能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帅龙,未经陈帅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4646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