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松树蔸种植茯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1386.3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9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聂克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溪克勤百合茯苓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鹰潭市博惠专利事务所 36112 | 代理人: | 王卿 |
地址: | 33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松树蔸种植茯苓的方法,包括削皮,斩侧根,选种,选择菌丝引,接种,管理和虫害防治等步骤,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收效快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树 种植 茯苓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松树蔸种植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1)削皮,将松树蔸外表皮削除;(2)斩侧根,在冬季露晒树蔸时,在距离树蔸一米处挖一圈沟宽20厘米、深度与根深定,将侧根斩断;(3)选种,选择菌丝引,所述菌丝引是经人工培养的茯苓菌种,用土豆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作培养基,将土豆去皮、切片,置锅中加水煮沸半小时,用多层纱布过滤,滤液中加琼脂和葡萄糖,溶化后分装于试管中,做成试管斜面,管口塞上棉塞,经高压灭菌,然后在无菌操作下,用灭菌接种针刮取黄豆大小的白色苓肉放在已准备好的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在22℃—25℃条件下进行培养,一周左右试管斜面可以长满白色绒状菌丝,这就是母种,再将母种扩大培养,这种扩大培养的菌种叫原种,培养原种所用培养基的配方为:干净松木屑30‑40公斤,麸皮5公斤,红糖2公斤,石膏粉0.5公斤,加水适量,配好料后装入500毫升的广口瓶中,压实,中央扎一个达到瓶底的孔洞,瓶口塞上棉球,高压灭菌,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4)接种,在清明至小暑时,用斧头将当年冬季准备好的松树蔸顶端砍成侧边臂长40厘米,宽10‑20厘米、厚3厘米的新口子,将菌种贴上,覆土盖过树蔸接种部分,然后在树蔸周围撒上灭蚁的呋喃丹100克左右即可,树蔸最好加放泡桐料,以便传引快,也可作补窑之用,树蔸放菌种量,以蔸直径30厘米为标准计算,每个蔸放种8瓶;(5)管理,接种后7‑15天普遍检查一次,发现未传引的,应及时用菌种或取传引好的窑内一个料木补窑,为了防止雨水冲刷,在苓场上的坡外围挖好排水沟,接种初期防止人畜踩动,以免引子脱落,接种成活后,至白露前后就进入结苓期,菌核生长迅速,结苓后应经常检查苓场,发现地面龟裂,应及时培土,否则,在雨水过多时,水渗入茯苓上造成瘟场烂苓现象,天寒地冻时,要多盖土防冻、保温,开春后,扒掉过厚土,促使茯苓生长,仍应防止人畜踩动,以免影响茯苓生长;(6)虫害防治,主要是白蚁防治,一旦发生白蚁,可用中度白酒喷在窑内或白蚁身上,立刻盖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溪克勤百合茯苓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贵溪克勤百合茯苓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8138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