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电站蜗壳保温保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3589.8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2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华;刘景旺;袁达夫;田子勤;邵建雄;江宏文;吴云翔;王迪良;陈明泉;易先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9/06 | 分类号: | E02B9/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余丽霞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电站蜗壳保温保压方法,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蜗壳的进水口与水源连接,在蜗壳内部沿轴向架设环形管,环形管的进水口与加热设备或制冷设备连接,环形管壁上开设若干出水孔;(二)、计算蜗壳在初始升温或降温阶段加热或冷却时间,并根据计算出的时间,充水进行初始升温或降温;(三)、将蜗壳内部充满水后,将蜗壳内的水压稳定在规定保压值范围内;(四)、从蜗壳内不断地抽取水进行循环加热或冷却,在不断循环中使蜗壳内的水温逐步上升或下降到保温值。本发明实现了保温保压浇筑蜗壳外围混凝土,并实现了将蜗壳内水温、水压控制在工程规定的精度范围内,符合并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站 保温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水电站蜗壳保温保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蜗壳的出水口与水源连接,在蜗壳内部沿轴向架设环形管,环形管的进水口与加热设备水制冷设备连接,环形管壁上开设若干出水孔;(二)、根据下式计算蜗壳在初始升温或降温阶段,加热或冷却时间,并根据计算出的时间,充水进行初始升温或降温:干工况散热量:Qg=αβF(θ-t) (1) 散湿量:
其中,Y=0.0178+0.0152v湿工况散热量:Qs=Qg+Φγ (3)干、湿工况散热量比:
干工况升或降温过程所需时间:
式中:
湿工况升温过程所需时间:
式中:
上述式中:N— 加热或制冷设备容量(单位:kW),夏季工况采用负值;Q、Qs、Qg— 传热量(单位:kW),夏季工况为负值,表明蜗 壳外围高温环境向蜗壳内压力水传热;α— 蜗壳外表面放热系数(单位:kW/
);β— 考虑蜗壳外绑扎的钢筋导致蜗壳传热面积的增加系数,设定为
;v — 散湿表面上风速(单位:m/s)F — 蜗壳外表面积(单位:m2);θ— 蜗壳内水温(单位:℃),随时间而变化,保温阶段稳定;θ0— 蜗壳水初始水温(单位:℃);t — 蜗壳周围外环境温度(单位:℃);Φ— 蜗壳外表面水蒸发散湿量(单位:kg/h);Y — 水的蒸发系数;γ— 水在蒸发温度时的汽化潜热(单位:
/kg);P1 — 室外环境温度的水蒸汽分压力(单位:hPa);P2 — 蜗壳外表面湿饱和空气层的水蒸汽分压力(单位:hPa);Pdg— 工程所在地区室外空气大气压(单位:hPa);G — 蜗壳充水量(单位:kg);τ— 充水后升温时间(单位:小时);C — 水的质量比热(设定为
/
);(三)、将蜗壳内部充满水后,将蜗壳内的水压稳定在规定保压值范围内;(四)、从蜗壳内不断地抽取水进行循环加热或冷却,在不断循环中使蜗壳内的水温逐步上升或下降到保温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7358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