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图像绘制时虚拟相机分离距离的确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9645.0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0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赵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立体图像绘制时虚拟相机分离距离的确定方法。在虚拟现实系统中,为了使人眼能够舒适地融合平面幕上的立体图像,双眼立体图像的视差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本发明方法首先通过多人观测结果的均值,确定物理屏幕可融合范围内的临界深度。然后定义两个空间:人眼-物理屏幕观察空间和虚拟相机-场景的绘制空间,通过零视差面和物理屏幕间的射影变换推导出虚拟相机分离距离的计算表达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精确确定虚拟相机分离距离,可以避免由于视差太大而产生复视,或由于视差太小而使立体图像深度感弱。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图像 绘制 虚拟 相机 分离 距离 确定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立体图像绘制时虚拟相机分离距离的精确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第1、对于给定的物理显示屏幕的前后可融合范围,以试验的方法通过多人观测实测给定物理显示屏幕的可融合临界深度;实验方法采用无畸变的立体图像生成方式,取重复观测的临界深度均值作为最终物理显示屏幕的临界深度值;第2、定义两个空间:人眼‑物理屏幕观察空间和虚拟相机‑场景的绘制空间,建立零视差投影面与物理屏幕的对应像点的射影变换,非齐次坐标表达的射影变换是平面的分式线性变换,通过该变换得到给定物理屏幕的虚拟相机分离距离的计算表达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6964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实时传输多功能海底地震仪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