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邻菲咯啉络合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4084.7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4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石开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化学试剂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24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邻菲咯啉络合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⑴制得铜盐;⑵将硫化钠溶于水中加入到铜盐中,加热分解出油状物,待分解完全后放置至室温,调pH值为3,脱色过滤,滤液中和至无沉淀为止,中和温度控制在50度以下,pH值9-10,过滤出结晶,得粗品;⑶此粗品可用下列方法提纯:粗品溶于稀酸中调pH为5-6加入少量EDTA二钠盐及少量活性炭,加热脱色过滤,将滤液冷却系出白色结晶,滤除结晶并用水洗涤,干燥,得成品。本发明涉及的邻菲咯啉络合剂的制备方法比较通用易行、原料易的、周期短、操作简便,制备的产品产率高,在制备过程中先制的得成品,然后对成品又进行了进一步水洗等纯化步骤,获得的终产品纯度更高。 | ||
搜索关键词: | 邻菲咯啉 络合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邻菲咯啉络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⑴取甘油、邻苯二胺、硫酸、硫酸铜混合于容器中,加热至135℃,反应1小时,再加入间硝基苯磺酸,缓慢地加热到130‑140℃,控制反应温度135‑140度,加完后继续回流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用调至pH5‑6,控制温度不超过70度,放置24小时,则邻菲咯啉铜盐沉淀完全析出,过滤出沉淀后用硫酸洗涤,再用乙醇洗涤得铜盐;⑵将硫化钠溶于水中加入到铜盐中,加热分解出油状物,待分解完全后放置至室温,调pH值为3,脱色过滤,滤液中和至无沉淀为止,中和温度控制在50度以下,pH值9‑10,过滤出结晶,得粗品;⑶此粗品可用下列方法提纯:粗品溶于稀酸中调pH为5‑6加入少量EDTA二钠盐及少量活性炭,加热脱色过滤,将滤液冷却系出白色结晶,滤除结晶并用水洗涤,干燥,得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化学试剂研究所,未经天津市化学试剂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5408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