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调节太赫兹波中心频率和频谱宽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3678.5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9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彭滟;朱亦鸣;周云燕;方丹;洪淼;张益彬;蔡斌;陈麟;庄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35 | 分类号: | G02F1/35;G02F1/37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调节太赫兹波中心频率和频谱宽度的方法,采用偏振门方法,以一束超快激光脉冲通过可移动的双折射晶体斜劈对和零阶1/4波片,产生偏振特殊的新光场。新光场再通过起偏器,便得到一个具有线偏振的窄脉冲宽度的激光脉冲。通过控制双折射晶体斜劈对的插入量来得到不同宽度的激光脉冲,从而实现调节太赫兹波中心频率和频谱宽度的功能。装置简单,容易操作,只需要把双折射晶体斜劈对的两块晶体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就可实现新激光脉冲宽度的改变,从而调整太赫兹波的中心频率和频谱宽度;该方法对于各种脉冲宽度和波长的光源都是适用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调节 赫兹 中心 频率 频谱 宽度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连续调节太赫兹波中心频率和频谱宽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飞秒激光器输出的初始激光脉冲,通过可移动的双折射晶体斜劈对,初始激光脉冲被分成偏振相互垂直、具有时间延迟的两束线偏振激光,依次经过零阶1/4波片、起偏器、聚焦透镜、倍频晶体后得到初始太赫兹波辐射;把双折射晶体斜劈对的两块晶体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分解得到与前时间延迟不同的两束线偏振激光,新得时间延时的两束线偏振激光依次通过一块零阶1/4波片,形成一个左旋和一个右旋偏振光,时域上则合成为新光场;新光场经过起偏器,得到一个线偏振的新脉冲宽度的激光脉冲,新的激光脉冲通过聚焦透镜聚焦,再通过位于聚焦透镜聚焦焦点前端的倍频晶体,产生等离子体,形成频谱宽度不同于初始太赫兹波辐射的新太赫兹波辐射,最后进入太赫兹探测系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0367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构造并固结层压件的带铺设装置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机用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