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井废水絮凝沉淀处理装置及处理废水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8633.8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7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田庆华;杨斌中;王维;孙蜀;任永杰;钟润之;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凯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465;C02F1/52;C02F1/56;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林辉轮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井废水絮凝沉淀处理装置,包括设置有搅拌装置的絮凝反应罐、以及设置于井场的絮凝沉降池和中间池,所述絮凝反应罐设置有连通至外部的给水口、加药口以及排水口,所述絮凝沉淀池与中间池之间设置有连通阀;所述絮凝沉降池与絮凝反应罐之间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絮凝沉降池与第一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絮凝反应罐连通;通过将絮凝反应罐与设置于井场的絮凝沉降池和中间池连通构成水循环,协同储存水体,减缓了絮凝反应罐体积过大时难以运输、难以搅拌均匀的缺陷,也减少了絮凝沉淀池所需的容积,并且,钻井废水和絮凝剂组成的水体一直处于流动状态,提高了絮凝剂的溶解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井 废水 絮凝 沉淀 处理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钻井废水絮凝沉淀处理装置,包括设置有搅拌装置(2)的絮凝反应罐(1)、以及设置于井场的絮凝沉降池(3)和中间池(4),所述絮凝反应罐(1)设置有连通至外部的给水口(1a)、加药口(1b)以及排水口(1c),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淀池与中间池(4)之间设置有连通阀;所述絮凝沉降池(3)与絮凝反应罐(1)之间设置有第一水泵(5),所述絮凝沉降池(3)与第一水泵(5)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5)的出水端与所述絮凝反应罐(1)连通;所述中间池(4)与絮凝反应罐(1)之间设置有第二水泵(6)和电解气浮装置(10),所述电解气浮装置(10)包括壳体(10d),所述壳体(10d)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极板(10e),所述极板(10e)与脉冲电源相连,所述极板(10e)安装于壳体(10d)中部,所述极板(10e)底端与壳体(10d)底部内壁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壳体(10d)内极板(10e)所在区域形成电解区(10a),所述壳体(10d)内位于电解区(10a)下方的间距区域为污水区(10b),所述壳体(10d)内位于电解区(10a)上方的区域为净水区(10c),所述中间池(4)与第二水泵(6)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水泵(6)的出水端与电解气浮装置(10)的污水区(10b)连通,所述电解气浮装置(10)的净水区(10c)与絮凝反应罐(1)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凯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凯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8863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